纳兰明珠(1635-1708年),叶赫那拉,字端范,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朝权臣,历任内务府总管、刑部尚书、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重要职务。纳兰明珠在康熙议撤三藩、统一台湾、抗外敌等重大事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朋党罪被罢免,虽然官员复职,但不再重用。康熙47年(1708年)病故。
家族墓地
纳兰家族祖墓建于康熙十六年,位于上庄村北部,现在是“泰丰贸易中心”西墙外。纳兰家族的祖墓是由珍珠父亲尼雅汉建造的。墓地位于东向西,背靠皂甲屯,面向阳台山,俗称南寿地。一条小河从西北向东南,蜿蜒绕过墓地,从墓地左侧向西流动。
[img]78365[/img]
墓地有5座墓宝,主位为尼雅汉,按左右穆排列。昭位为郑库,次昭位为纳兰性德,次昭位为明珠,次穆位为凯叙。除纳兰性德墓外,其余4座都有白色大理石或青石雕刻的墓围。尼雅汉墓前不远处有一张桌子,然后前面有一座白色大理石雕刻的寺庙。墓地前约180米,有两座神道碑,分别是明珠和纳兰性德。
神道碑前约250米,有康熙23年(1648年)和康熙47年(1708年)建立的两个碑亭。据说老相传,碑亭和神道碑之间还有石人、石马等几个石相生,民国初期被军阀带走,下落不明。20世纪70年代,纳兰家族祖墓出土了六个墓志铭,分别是明珠、觉罗、性德、卢、凯叙和耿。
[img]78366[/img]
纳兰家族祖墓向北300米偏西,现在是上庄镇卫生院西北,俗称北寿地。北寿地北朝南,有4座宝顶。赵位永寿,穆位永福,次昭位宁秀。人民公社时期被民兵炸毁,前方200米的原神道碑正在井方和淑慎墓前。20世纪80年代,芳芳郡主墓出土了三个墓志铭,分别是郡主、井方、永寿,没有永福和宁秀墓志。
墓志之铭
纳兰明珠墓志全称为“皇清高明授予光禄大夫议政大臣前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明墓志铭”。志石和盖子为111厘米x111厘米正方形,周围线条雕刻。王鸿旭写道,1926年在海淀区上庄村出土的石奎书丹和蔡升元篆刻。
纳兰明珠的墓地在哪里?纳兰明珠的墓志铭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