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岳乐(1625-1689年)、清朝宗室、将领、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孙子、饶余敏县王阿巴泰的第四个儿子、清朝顺治、康熙时期的杰出将领,为清朝入关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初封镇国公。
顺治六年(1649年),封贝勒。顺治八年(1651年),攻爵,改名为安郡王。顺治十四年(1657年),进入爵亲王。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岳乐去世,65岁,头衔和头衔。死后,他因贝勒诺尼的攻击而被杀。
爱新觉罗·岳乐生活简介
累有功勋
顺治三年(1646年),岳乐跟随苏亲王豪征求盘踞四川的张献忠。他英勇而有战略,率部击毙了大西王张献忠。
晋封多罗贝勒六年(1649年)顺治。
顺治八年(1651年),晋封多罗安郡王,掌管理工部事务,入议政王大臣会议。
顺治十年(1653年),授宣威将军,驻军归化城,进入喀尔喀部土谢图汗、车臣汗,随后喀尔喀投降入贡,班主任。
顺治十二年(1655年)授宗人府左宗正,掌宗人府事。晋封和硕安亲王顺治十四年(1657年)。
[img]78331[/img]
岳乐不同于他的祖先。他是清初改革派的代表。他全力支持顺治皇帝的一系列改革,大胆利用汉人,缓解与汉族地主阶级的矛盾;停止圈地,使人民能够正常从事生产活动。
据《汤若望传》记载,顺治皇帝发现自己染上了天花后,曾想把王位传给安亲王岳乐,征求汤若望的意见。汤若望认为,幼主临朝会影响政局,但帝系的转移也会引发新的危机,所以他建议顺治皇帝把储君的位置留给顺治皇帝自己的儿子。
平定三藩
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之乱爆发,岳乐被重新启用,被封为定远平寇将军,率师讨伐吴三桂。他仔细分析了现状,认为先攻湖南,正面对抗吴三桂。即使他赢了,他得到的土地也不容易保住。最好先攻江西,稳定后方,切断吴三桂与耿忠忠的联系。事实证明,岳乐的判断是正确的,他带领老师迅速占领了整个江西,并乘胜直击湖南,不久,吴三桂病逝,清军胜利在望。此时岳乐奉调回京,军队暂时交给他人。康熙皇帝亲自前往卢沟桥迎接岳乐。并让他回到宗人府掌印。
身后风波
27年7月,在康熙(1688年),蒙古准亥尔部的首领佘尔丹与外蒙古喀尔喀尔喀尔构衅兴兵。岳乐和简亲王雅布被命令带着500名士兵前往内蒙古苏尼特部驻扎。这时,他已经65岁了。他只有500名士兵在他的指挥下,去了塞外高原。10月,天气越来越冷,他从草原上撤回了京师。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岳乐因病死于军中,清廷献祭建碑,追求“和”的死亡头衔。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贝勒诺尼攻击岳乐掌宗人府时,被取消死后头衔,降爵安郡王。
岳乐的郡王爵由第五子玛尔浑袭击,然后由玛尔浑子华奇袭击(qǐ)再次袭击。华奇死后没有继承人,随后几年爵位虚悬。
岳乐的孙女嫁给了玄烨的第八个儿子尹琪,她支持丈夫争夺王位。雍正帝登基后,他报复了尹琪及其亲属。雍正元年(1723)下诏,“安郡王爵不准继承”,指责岳乐“奉承辅政大臣,每次违抗皇考”。
尽管如此,乾隆43年(1778年),乾隆皇帝还是称赞了阿巴泰和岳乐的战功,并将华奇的孙子封为世袭辅国公。
岳乐简介 爱新觉罗·岳乐一生都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