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岳乐(1625-1689年)、清朝宗室、将领、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孙子、饶余敏县王阿巴泰的第四个儿子、清朝顺治、康熙时期的杰出将领,为清朝入关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初封镇国公。
顺治六年(1649年),封贝勒。顺治八年(1651年),攻爵,改名为安郡王。顺治十四年(1657年),进入爵亲王。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岳乐去世,65岁,头衔和头衔。死后,他因贝勒诺尼的攻击而被杀。
爱新觉罗·岳乐的主要成就
政治
顺治末年,岳乐主持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军国大政。他是清朝最高统治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福临死后,他和杰森率领诸贝勒大臣,支持玄烨继承王位。玄烨逮捕鳌拜亲政后,岳乐奉命查处鳌拜同党。岳乐长期负责宗人府事务,为完善皇族管理制度编写了最后通牒,做了大量工作。
[img]78329[/img]
军事
三藩之乱爆发之初,形势恶化,岳乐于康熙十三年(1674)挂定远平寇将军印,率军收复江西,进入湖南。吴三桂先后调动10万大军,死守长沙,双方形成僵局。四年后,吴三桂在衡州(今湖南衡阳市)暴卒,湖南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岳乐率军进入长沙,随后向西南挥手,在通往贵州的战略门户湖南武冈告捷。这是岳乐在三藩之战中的最后一战。
岳乐在收复湖南的同时,两广、福建、浙江、四川等省相继平定,清朝胜利已成定局。年底,玄烨命令岳乐带领部分士兵返回教师,侄子张泰接替他负责军事工作。
三藩之乱期间,王公子弟多年轻,不习战。岳乐老成持重,军事经验丰富,成为皇室难得的帅气材料。他带领军队出征五年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受到了隆重的礼遇。
岳乐做出了哪些贡献? 岳乐一生的主要成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