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岳乐(1625-1689年)是清朝的宗室和将军,清朝太祖努尔哈赤的孙子,饶余敏郡国王阿巴泰的第四个儿子,清朝顺治和康熙时期的著名将军,为清朝进入海关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一次关闭该镇的国家公众。
顺治六年(1649年),封贝勒。顺治八年(1651年),攻爵,改名为安郡王。顺治十四年(1657年),进入爵亲王。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岳乐去世,65岁,头衔和头衔。死后,他因贝勒诺尼的攻击而被杀。
关于安亲王降爵:
安亲王的风景期主要在顺治朝,福临非常信任这位表弟,据说曾经想把王位传给他。
[img]78321[/img]
但是安亲王在康熙一直都不顺利,康熙似乎很不喜欢他这个堂伯,相比之下更喜欢他一力提拔的康亲王杰书。
我认为康熙不喜欢安亲王可能是出于对他的恐惧。毕竟,在康熙早期,他不仅是议政大臣,还掌管着宗人府,还多次带领将军出征。对于一个年轻的主人来说,安王的权力真的更大了。
降爵:康熙39年(1699年)结束时,礼亲王代善的曾孙诺尼指控岳乐生前审理不公平。岳乐被追降为君王,并被追死。他的儿子经希和吴尔占分别革去了君王和贝子,并被授予镇国公。[53]几年后,康熙皇帝在与明珠和其他老部长的谈话中透露,康熙六年(1667年)辅助部长奥拜操纵议政王大臣会议,擅长杀死另一个辅助部长苏克萨哈,岳乐在议政部长中很有影响力,试图迎接奥拜,发挥帮助浪潮的作用。
为什么清朝的安亲王岳乐最终被降为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