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孙西迁前,在敦煌、祁连游牧,靠近中原,受汉文化影响,官制有参考汉制。
昆莫(昆弥、昆颓):乌孙之王。三个称谓都是一样的,“莫”和“弥”可以互换,“弥”和“败”是同音字。“昆”、“莫”、“弥”、在古突厥语或今天的维吾尔和哈萨克社会,“昆莫”是乌孙的声音、“昆弥”和“昆腐”可以解释为“天子”,“腐败”是“昆腐败”的缩写。乌孙统治者用神的说法控制臣民,所有乌孙统治者的名字都有“腐败”一词。昆败拥有强大的权威和高度的尊严,掌握了全国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权利。
相大禄:据张太炎研究,“相”是中原宰相,“大禄”是“相”的乌孙语音,又称“相大禄”。相大禄地位高,权重高。他不仅负责行政,而且有军事权力。他的权力相当于秦朝的宰相和太尉。
[img]77685[/img]
左右将军:和匈奴一样,左右将军高于右将军。乌孙左右将军相当于匈奴左右将军。左右将军由王族成员担任,拥有一定数量的军队。
侯:又名西侯,全国有三人,是当地军政长官。乌孙西侯和大月西侯也是部落首领,但前者实力比后者弱,没有分离。
左右都尉:与秦卫尉相似,《汉书·百官公卿表》:“卫尉,秦官,掌宫门卫屯兵”。
大监:乌孙设大监两人,职权应与秦御史大夫相似,掌管法律。
官员:共一人,管理官员事务。
舍中大吏:大吏属官。
骑君:职权不明
译长:负责翻译事务
解密:西域强国乌孙执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