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蜀高祖王建(公元847年)~公元918年),陈州项城(今河南沈丘)人。原为唐西川节使,封蜀王。在位16年(公元903年8月~公元918年6月)。病逝,终年72岁。葬于永陵,“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庙名“高祖”。
【天复】天复三年(公元903年)8月,王健被唐昭宗命名为蜀王。次年4月,唐迁都洛阳,改元为“天佑”。王健与唐隔绝,但仍使用“天复”年号。
【武成】天复七年(公元907年)4月,朱温篡唐,建立后梁;9月,王健在成都(今四川成都)称帝,国名“蜀”,历史上称“前蜀”。第二年正月,宣布改元“武成”,意思是“武治成就世界”。该年号从908年正月至910年12月使用,为3年,元年为陈武。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武成元年正月,祭天南郊,大赦,改元。”
〖注〗“武成”曾是北周明帝宇文玉的年号(公元559年8月~公元560年12月)。
【永平】武成三年(公元910年)12月,鉴于龙麒麟的出现,王健决定明年改元“永平”,意思是“世界永久和平”。该年份从公元911年正月至公元915年12月使用,为5年,元年为辛未。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十二月,大赦将明年改为永平元年。”
〖注〗永平曾是东汉明帝刘庄的年号(公元58年正月)~公元75年8月)也是西晋惠帝司马忠的第二个年号(公元291年正月)~三月)、北魏宣武帝元恪的第三年(公元508年8月)~公元512年4月)。
[img]76361[/img]
【通正】永平五年(公元915年)11月,大火烧毁宫殿;第二个月,王健决定第二年改为“通正”,意思是“天下顺利平正”。这一年是从公元916年正月到12月使用的,纪为1年,年在丙子。
(“通正”来自《尔雅·释天》:"四时和为通正。"
【天汉】通正元年(公元916年)10月,前蜀夺取陇州(今陕西宝鸡西北)后,控制关中地区。王建想效仿刘邦建汉,宣布改名为“汉”,并决定明年改名为“天汉”,意思是“上帝眷顾汉兴”。这一年是从公元917年正月至12月使用的,持续了一年,在丁丑。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十月,大赦。改明年元日天汉,国号汉。"
〖注〗“天汉”是汉武帝的第八个年号(公元前100年)~公元前97年)。
【光天】天汉元年(公元917年)12月,年过古稀的王健担心自己的继承人难以驾驭,杀死了武信军的节度,使刘志军恢复了国名“蜀”,并宣布明年改元“光天”,意思是“光辉传达世界”。该年号于公元918年正月至12月使用,为1年,年在戊寅。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十二月,大赦,改明年元月光天,复国号蜀."
附:前蜀
王建于公元903年创立了前蜀,定都成都(今四川成都)。公元925年死于后唐。历2主,共23年。
蜀高祖王建在五代十国前用过哪些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