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847~918)河南省舞阳县人,目不识丁,但战斗勇敢,被唐昭宗称为蜀王。公元907年,唐朝去世,王建被称为皇帝,历史上被称为蜀国,死后被埋葬在三洞桥上,历史上被称为永陵。陵墓封地高15米,直径80米,周长225米
米,气势胜过三国刘备的“惠陵”。墓内有14张双石券,分为前、中、后三室,全长23.6
王建棺材放在米的中间。棺材床为须弥座式,两侧摆放十二力士半身雕像,高约50厘米,作为扶抬棺材床的状态,神态平静勇敢,造型奇特,无一相似。棺床座东、南、西三面有24个乐伎石刻浮雕图案,高约25厘米,均为女性,其中舞者2人,演奏各种乐器22人。乐器种类繁多,是历史上最大的乐器。皇家床放在后室,前面有二龙戏珠浮雕,左右是狮兽浮雕。床上有王健的坐像,高约1米,肃穆平和。整栋建筑气魄雄伟,装饰华丽精致。石刻场景壮观,是晚唐罕见的艺术珍品。
[img]76360[/img]
张唐英评价前蜀高祖王健:唐自广明之乱,天下凌迟,奸诈的亡命之徒,熙熙攘攘的誓言,所在的横溃。建于此时,是和晋晖一起在徐、蔡之郊偷来的,藏在废墟之间,其暴固不足以警动郡县。而抵罪被系,死在旦夕,而孟彦晖纵即使去,这狱吏知其必贵而佑之耶,抑天为之耶。遂能奋迹士伍,奔赴行在,忠诚感恩,诚实白日,执戈披锐,翼卫乘舆于烟焰,其勤奋至今。巨阉猜疑,自璧迁利,随后举兵据阆,谋自全之计。吉陈、田召而不纳,遂抗表请师,还有勤王之节。魏昭度章句书生,柔雅酝酿,非有将帅之才,驾驭之术。建察其可替代,中以机智,夺取其符印,然后摧毁敌克城,控制全蜀,纳贡述职,道不绝使。而梁祖受禅,没有汤、武、高、光之德,建誓师雪耻,而为岐陇所阻,自视不在梁下,其愿意俯首而为之臣耶!因为侵犯了位号,也时使之然。观察他的委任将佐,提拔智慧,抚养士卒,惠绥黎臣,劝说农桑,轻省兵赋,一如既往。及其临终顾托,真诚无疑,前视刘备,可以无愧。玉尝始终考究建之诚意,使朱全忠不篡,昭宗尚克享国,必不忍为鼎足之势,这不是深罪之也。
五代十国前蜀高祖王建的墓在哪里? 如何评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