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联金灭辽的策略在战略上并没有完全错误。不管宋人是否出兵,金灭辽已经成定局。有了燕云,面对金国总比面对更强的金国好。问题的关键在于,宋代统治集团没有足够的战略眼光,没有意识到天与不取,反受其责,不断当断,反受其乱。内部决策不坚定,政策游移不定。立场不坚定,试图在外交两端下注,第一只老鼠两端失信于辽金两国。也体现在对金外交时对金人的不尊重上。外交失败已经决定了整个战略的失败。
战略上,当时反对的人都认为宋朝无法出兵,出兵会带来很大的负担。这当然是事实,但他们没有意识到宋朝面临的战争与汉唐不同。汉唐战争是为了扩大农业民族的生存空间,所以战争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宋人面临的战争是恢复家乡的战争。战后,有修养和恢复土地的过程,把它们转化为国力的一部分,然后有信心面对游牧民族需要很长时间。因此,宋与游牧民族的战争应该是长痛不如短痛,在一定时间内休息,发展实力,使游牧民族回到草原,占领土地,发展经济,从而从根本上逆转国力。
宋人此时缺乏足够的实力,只是想盲目地保持,不想进步,没有意识到一场战斗的可能性,不需要在汉唐故地进行长期的锯战,应该是他们自己的土地进入白地;长期以来,统治者开始寻找快乐,认为国家和平,国内生活,老鼠的眼睛。
[img]75371[/img]
《韩非子》有一篇题为《亡征》的文章,本来是关于秦灭六国,扫清天下的气象,其中有句话叫“国小而不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辱邻居,贪婪而笨拙,
可亡也。“在这个时候使用它是非常真实的。宋朝的国力很弱,所以不要妄想,以顺从的态度面对强大的黄金,这样可以保证一天的生命,比如高丽。但总是自作聪明,给金人口实,被摧毁又有什么怨言要说。不想进取又不切实际,比如孩子怀金过市,谁死了?听说宋人有《六国论》,六国自警。然而,北宋灭亡后,金人治下故地的人只见南逃,没有复立。他们离六国很远。如果黄金像暴秦一样,宋朝就不如它了。民心向后,国家之分,攻守之势明显。
宋金海上联盟:为什么宋金联盟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