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鸾(452年―498年9月1日),字景栖,小名玄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始安王萧道生之子,齐高帝萧道成之侄,南北朝第五任皇帝,494年12月5日―498年9月1日在位。
萧鸾从小父母双亡,由萧道成抚养,萧道成视为自己出来。宋顺帝时,萧鸾担任安吉令,以严格著称;后来晋升为淮南、宣城太守、辅国将军。齐高帝时封西昌候,任营州刺史;齐武帝小时升任侍中,带领骁骑将军。萧死时,以萧鸾为辅政大臣,辅助萧昭业。494年,萧鸾废杀萧昭业,改立弟弟萧昭文;不久,萧昭文被废为海陵王,自立为帝。萧鸾在任期内长期生活简单,要求节俭,停止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贡献。萧鸾晚年病重,尊重道教和厌恶,把所有的衣服都换成了红色。498年,萧鸾去世,庙号高宗,明皇帝,葬在兴安陵。
[img]75053[/img]
历史如何评价萧鸾?
《南齐书》史臣说:“高宗以支臣为论,以犹子为论,一旦到此,诚非素心,遗寄所当,谅不得免。夫杀夷之事,怀抱多端,或来自雄忍,或生畏。让同财之亲,先在我身上抛弃;进引之爱,量物必违。疑怯既深,猜疑外入,流涕行朱,非云义举,事苟求安,能无愧吗?既而自树根,枝胤孤弱,贻厥不昌,终覆宗社。若令压纽之征,必委天命,盘庚之祭,也继阳甲,杖运推公,夫何嘲尔!”
《南齐书》称赞道:“高宗傍起,宗国之庆。慕名节俭,垂文法令。兢兢业,观察官政。绵阳失土,南风不竞。”
胡三省:“王莽、司马师、萧鸾同心同德。国之奸贼,必有羽翼,有天下人,其戒之哉!”
萧鸾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萧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