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有四个复社骨干,都是名人,分别是:陈贞慧、方以智、冒辟疆、侯方域。其中,陈贞慧骨气最高,与吴应箕一起起草并谴责阮大成的《留都防乱》,慷慨激昂,响亮响亮;方以智是一位知识分子和遗民。最后,他沉浸在恐惧的海滩上。余英时有《方以智晚节考试》,精致细致;冒辟疆是一种天生的爱情和才华,有《影梅庵记语》;侯方域年轻时写给阮大成的信,《桂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犀利如干将莫邪,传给后人。参加清朝科举后,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扇了一耳光”,但总的来说,气节还是保住了。
陈贞慧
江苏宜兴人陈贞慧,明末清初散文家。明末诸生,中乡试副榜第二人。
[img]74536[/img]
陈贞慧书法
他的父亲是左都御史,东林党的领袖陈于廷。贞慧也是复社成员,文章风采,名震一时。曾与吴应箕、顾高共议谴责阮大成,由吴起草《留都防乱》,揭贴于南京。阮大成当然不会放过他,曾经把他投入狱。清朝建立后,他隐居家乡,十多年不入城。@ 他的文章婉丽悠雅,善于平行和分散,记录了掌故和纪念明末“清流”和殉难者的作品,寄托了家乡的思想。
《雪岑集》、《皇明语林》、《山阳录》、《书事七则》、《秋园杂佩》等。
方以智
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他的家庭与东林党有着深厚的关系。当他年轻的时候,依靠祖先的阴影,他仍然可以过着富有的文人的生活,“衣服、装饰、骑马、唱歌、吹歌、休闲、优雅”。他还积极参加了复社的政治活动,每次与朋友聚在一起,愤怒的国家事务,慷慨地抽泣,拔剑砍地。
[img]74537[/img]
方以智
清军入关后,他从北京逃回南都,再经浙江、福建到广东,十多年的艰苦流亡,在他的思想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明朝去世后,他在梧州出家,致力于学术,写了很多理论作品,但他仍然没有忘记拯救世界,讲道,交朋友,但从未与清廷合作过。康熙十年(1671年),61岁时死于赣江万安城外的恐惧海滩。
冒辟疆
由于与秦淮著名妓女董小宛的爱情故事,新疆被后人所熟知。1611年出生于江苏如皋,名襄,巢民。明末清初的作家和书法家。崇祯时期的贡生史可法推荐他为监狱军队,后来特别授予司法官,但他以孝敬亲人为由拒绝了。
[img]74538[/img]
冒辟疆
自万历以来,大明一直在河流和河流中衰落,太监们获得了权力,朝纲倒下了。面对国家危机,1639年由吴应箕起草、冒辟新疆等复社140多人签署的《留都防乱公揭》影响很大,使阮大成像过街老鼠一样流淌。
明亡后,他不仕清,在居住区建有朴巢、水画园、深翠山房等名胜,池沼亭馆,风景秀丽,交游四方名士。
事实上,冒辟疆也可以诗善文,一辈子都很富有,编了12卷《同人集》;他博学多才,有品茶、古董、植花等科学杂项;他勇敢地疏钱,捐钱给粥,赡养家里许多冒姓的老人..即使晚年家道中落,他仍然坚持救济灾民。
董其昌曾将其比作初唐的王勃,期待他“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因为他在气节和学术上都有一定的影响。
侯方域
侯方域,字朝宗,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他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十几岁的时候,他和父亲一起进出京师,名副其实;年轻的时候去金陵赶考,加入复工,成为首领,然后回家成立雪苑社。回到南京,我开始攻击阉割党,讨论政治,与江南名人交往,评价当世人物,风流韵事。我不忍心上前线,只想杀死身边的阮,漫游嘉兴,流散苏州,以避免阮的逮捕。
[img]74539[/img]
侯方域和李香君
甲申之变,李自成攻破商丘,候氏一族二十多人被杀。
不久,候方域再次被阉党追捕,不得不逃入扬州史可法军。史可法将他推荐给徐州高杰担任军事监督推动者,然后与高杰北上抗清。
清顺治二年,二十八岁的侯方城回老家,却积极为清朝镇压农民军出谋出谋,其中榆园军起义是镇压最大的起义。
当时,根据侯方域的计划,山东省河南省直隶总督张存仁准确地打开了荆龙口黄河堤,将直隶、山东、河南的许多地区变成了无人区,杀害了数百万人,镇压了自称拥有数百万人的榆园军部门。后来,清廷知道这件事不应该公开,并取消了对侯方域的奖励。
当时是乱世,人如草芥,时代风云汹涌,江山万里尸骨。公子突然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事业失败,终于下定决心把自己的书房改名为“壮悔堂”。在这里,他完成了10卷《壮悔堂文集》和6卷《四忆堂诗集》两部文集。
侯方域在清朝顺治十一年(1655年)十二月十三日不幸感染病亡,时年三十七岁。
明末四大公子:陈贞慧方以智冒辟疆侯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