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义失败
起义军占领北京后,北方的强敌只剩下明总兵吴三桂,他驻扎在山海关外。虽然自成意识到三桂有重兵,关系到边防,但失去了轻敌,只派降将﹑唐通,权将军,降官﹑兵政府侍郎左茂第携金银锦缎前往招抚。三桂先接受招抚,然后闻自成在北京向明官追薪,闻家属被拘留,于是回到山海关起兵反叛,向清军求助。自成大怒,率刘宗敏﹑4月21日至山海关,李过东征。为了防止三桂东退役,自成奇兵二万绕到三桂军后,自己带领军队从西边合围夹击。当吴三桂军动摇时,清多尔根发兵夹击。由于众寡悬殊,两面受敌,农民军势逐渐不支,败北京。
历史意义
北京人民对农民军的战败感到恐惧。明降官纷纷南逃,各地官绅地主也纷纷起反噬。特别严重的是,许多起义军官员经不起城市奢侈生活的诱惑,蜂拥而至,贪财,分不利。永昌元年(1644)4月29日,自成仓卒即帝位,第二天即离北京南下,晋陕后,试图以陕西为基地再起。入陕后,李自成命令李过﹑高一功拒陕北,自己拒西安。在清军的进迫下,李过﹑高一退陕南,沿秦楚边界,经川东至荆门﹑当阳南下。自成也于次年正月退出西安,自蓝田﹑商州经武关退役河南,经襄阳﹑承天﹑返回武昌的德安(今湖北安陆)。五月转战湖北东南各州县。九月至九宫山(一云通山)﹑一云通城)被地主乡团包围。李自成牺牲,其余由刘宗敏牺牲﹑李过率领南下,联明御清。
[img]73719[/img]
人物生平
明末农民起义首领李自成,原名鸿基,祖籍陕西。明崇祯参加起义军两年,因其勇敢和战略性,逐渐成为起义军的主力军。大顺政权于1644年建立,年号永昌。征服北京后,清兵趁机进入河南。
李自成本是陕西米脂的一件布衣。由于明末朝廷的腐败,他投身于闯王高迎祥的部下。在义军中提出建议,他的声誉越来越高。高迎祥牺牲后,李自成继承了闯王。
崇祯十七年,建立大顺政权的李自成东征北京,连接太原、大同、宣府等城市。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他赢得了居庸关和昌平。闯王进京,明朝灭亡。然而,吴三桂因杀害吴三桂全家34人而带领清兵入关。仅在北京当皇帝一天的闯王李自成被迫离开北京西部。
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历史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