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广洋(?
~1379)字朝宗,汉族,江苏高邮人。元末进士,明朝左丞相(明朝开国时)、右丞相,劝官,参政,著名诗人。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他“处理机会,多次提出建议”,将他比作张亮和诸葛亮。
年轻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任命为元帅府令史和江南省提起诉讼,被命参加常见春军。明朝成立后,先后担任山东省、陕西省、中书省左丞、广东省、右丞相。洪武12年(1379年)因被胡杀刘基案而受到处罚。
《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31首。
[img]73653[/img]
如何评价汪广洋的历史?
朱元璋:处理机要,屡献忠谋
张廷玉:广阳少师余阙,淹通经史,善篆隶,工为歌诗。宽和自守,与奸人同位而不能去,所以是灾难。赞说:明初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管领枢要,以勋臣领事。然而,徐达、李文忠等数被命令征讨,并没有尝专理省事。它只是李善长、汪广洋、胡唯庸三个从容丞毕的任者。只庸败后,丞相之官遂废不设。因此,终明之世,只善长,广洋得称丞相。独惜善长,以布衣徒步,能选主于草昧之初,委身努力,赞成鸿业,然后剖符开国,列爵上公,甚至富贵溢,在衰暮之年自取复灭。广洋谨厚自守,也不能发奸远祸。俱致重谴,不亦大负初心,有愧于诸左右的职业也夫?
明朝左丞相汪广洋是什么样的人? 如何评价汪广洋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