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广洋(?
~1379)字朝宗,汉族,江苏高邮人。元末进士,明朝左丞相(明朝开国时)、右丞相,劝官,参政,著名诗人。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他“处理机会,多次提出建议”,将他比作张亮和诸葛亮。
年轻时,他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任命为元帅政府命令史和江南省,并被命令参加常遇春军。明朝成立后,先后担任山东省、陕西省、中书省左丞、广东省政府和右丞相。洪武12年(1379年)因涉及胡唯庸毒死刘基案而受到惩罚。
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31首。
[img]73652[/img]
明朝左丞相汪广洋是怎么死的?
洪武12年(1379年)12月,因刘基毒死胡,被中成涂节奏。当朱元璋问起这件事时,广阳回答说他不知道。朱元璋怒不可遏,斥责广阳朋党欺君,将广阳贬至海南。船行到太平时,朱元璋追究了在江西包庇朱文正的罪行,在中书省没有揭露杨宪的阴谋,并下令下毒致死。
汪广洋的墓地在哪里?
据《高邮州志》记载:“相公墓,不知其名、代,或丞相汪广洋墓,其墓方30多亩,位于城西十五里茅塘港。”茅港的相公墓只是汪广洋墓的说法,州志没有定论。临清博物馆馆长魏辉认定,汪广洋墓位于临清八岔路镇杨二庄村西300米汪广洋家族墓中。
王广阳墓是在2009年12月文物普查中发现并确认的。其依据:一是《王氏族谱明宰相后裔卷2》载:洪武25年(1392年),王广阳长子将棺材和侄子从山东福山迁至馆陶县杨二庄(音就,意租)屋,埋葬公棺。
第二,这座墓是圆形砖房的穹顶墓,是明代的墓。墓出土的墓志一侧,上面写着但字迹不清,隐约可见“洋”字。墓中发现了两具遗骨,被认定为一男一女,其中男墓主人的遗骨位置凌乱。可以推断,这座墓是第二次搬迁。
第三,王广阳墓及其后代墓的位置符合埋葬风水习俗,与民族中德老年人的口头位置非常一致。魏主任自豪地说,王广阳墓的发现弥补了王广阳墓的历史空白,为明朝首相王广阳的研究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
明朝左丞相汪广洋是怎么死的? 汪广洋的墓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