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方法的进步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广东部分地区收获早稻后插入晚稻;收获晚稻后,每年种植三次油菜或甘薯。收获后,江西土薄早稻不能继续种植。荞麦一年两次成熟。由于南方多熟种植的推广,粮食产量每年可增加60多亿公斤。
在清朝,越来越多的农民专门从事蔬菜生产。北京郊区的菜农使用“火室”、“地窖”设备在冬季种植韭菜、黄瓜和新鲜蔬菜,并在市场上出售。乾隆年间,河北部分地区种植的棉花占18%和9%。清朝以前,它在东南沿海省份种植甘蔗。广东的一些地方种植的甘蔗往往几千公顷,远远望去像芦苇。
清朝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植物玉米、红薯和红薯的推广。玉米、红薯和红薯从明朝开始就从美洲输入到南洋。明代徐光启的《农业政治书》详细描述了红薯的种植、储存和加工方法。
[img]73617[/img]
谈到红薯育苗越冬、剪茎分种、扦插、窖藏干藏技术是最早系统介绍红薯种植方法的工作。
[img]73618[/img]
后清人陈世元撰写《金薯传记录》,描述了冷床育苗包世臣《齐民四术》中红薯种植技术的逐步完善。
然而,红薯高产作物也有其营养低、单一、味道差、深加工价值低的弱点。作为一种暂时的紧急情况,长期食用必然会导致营养不良。“面如菜”的身体素质急剧下降,也必然会影响人们的日常智力发展。从清初到中叶,100多年的繁荣“红薯繁荣时代”终于结束了。
农业在康乾盛世是如何发展的?是谁推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