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姓氏,我们不得不说“百姓”。历史上有很多不同版本的“百姓”,其中最著名的是宋版的“百姓”,即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开头的“百姓”。
宋版《人民之家》有438个姓氏,其中单姓408个,复姓30个。每个姓氏的排列顺序不取决于人口,而是取决于当时的行政水平和政治地位。
为什么前四个姓是赵、钱、孙、李?有句话说,宋版《人民之家》的编辑是江南钱塘(今浙杭)的知识分子。当代皇帝姓赵,所以“赵”是国姓,是世界上第一个姓,自然排名第一。
当时,“钱”姓并不是朝中最大的官员。为什么它能排名第二?原来,编辑住在钱塘地区,最高贵的姓是“钱”姓。钱柳,五代十国时期的钱塘人,曾在当地建立吴越国,成为吴王后。钱柳在杭州湾修建了江海塘(即“钱塘”),深受人们喜爱。因此,他的“钱”姓排名第二,仅次于国姓“赵”。
而下面的孙、李、周、吴、郑、王等姓,也都是当时的贵姓,或者是皇太后的姓,或者是皇后、皇妃的姓。
宋版《百家姓》四字(姓)一句,两句一押韵,朗朗上口,好记,很快就流行起来。
[img]73362[/img]
在明代,还有一部电影《百姓》,全称为《皇明千姓》,由明初翰林学院编辑的吴沈等人编撰。根据当时户籍部藏的户籍名册,它模仿了宋朝版的《百姓》,共收入1968个姓氏,是宋朝版《百姓》的四倍多。
明版《百姓》的编排形式还是和宋版《百姓》一样,四字(姓)以韵排列,但其姓氏编辑顺序已经完全打乱,从“朱”姓开始:“朱奉天运,富有万方……”以“朱”为首很正常。朱姓是当时的国姓,世界第一姓,而后来的奉、天、运、富、有、万、方则是普通姓。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只有“万”、“方”二姓进入全国前100名,分别是第87位和第64位。
明版《百姓》也是根据政治意义的需要形成语句的。虽然有政治色彩,但除了当时姓氏的尊严,其他姓氏并没有按照当时姓氏的尊严来安排。这是一种进步,但也是一种错误。他们没有“不要贵也不要便宜”,他们的姓拒绝使用;然而,许多民间“廉价姓氏”在宋版《百姓》中排名第一,拒绝使用新版,导致明版《百姓》不受欢迎。
清朝的满族人也编辑了自己的《人民之家》,由康熙皇帝亲自审批,因此被命名为“皇家百姓”。这个百姓更先进的地方是,当朝皇帝放弃了“爱新觉罗”,而是使用了“世界上第一个”。
[img]73363[/img]
山东曲阜孔家族“孔”:“孔师阙党,孟席齐梁……”这种安排体现了满清朝廷尊师重教的思想,值得称赞,但实际动机可疑。它应该是为了取悦汉人,赢得人民的心。它既困难又冗长,不容易理解,也不受欢迎。
在现代,有几个版本的新编辑《百姓》。比如中州古籍出版社以1987年《人民日报》公布的姓氏人口为顺序编了一本《百姓》,但不押韵,根本不被人接受,只能算是姓氏人口调查资料的解读版。
中国姓氏简介 中国有多少版本的《百家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