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钦若(962-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余(今江西新余市)人,北宋初政治家,宋真宗时期宰相,主派势力代表。
景德元年,契丹大举南下,主张南迁国都,与宰相寇准对立。大中祥符初年,为了满足宋真宗仙道的需要,伪造天书,争取福瑞,封禅泰山。大中祥符五年,为枢密使,同平章事。天溪元年,当宰相。三年,判杭州。
宋仁宗即位,改为秘书监,起为太常卿、知濠州,以刑部尚书知江宁府,复拜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玉清昭应宫使、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第二次是阶段,当时人们称之为阶段。天圣三年卒,送太师、中书令、死文穆。以编纂《书府元龟》而闻名。
[img]73102[/img]
为什么北宋王钦若是五鬼之一? 还有谁是王钦若五鬼?
丁谓(962-1033),字谓长洲(今苏州)人。春化进士。大中祥符初年,与王钦若迎合真宗意,大搞封禅,大造宫观。真宗天禧四年,排挤寇准,晋升为同中书门下的平章事,封晋国公。这个人“聪明、聪明、狡猾”。仁宗即位,勾结大监雷见恭,排斥异现,独占政治,暴露劣迹,贬崖州、光州而死。
林特,字士奇,闽南顺昌人。少年英悟,十岁为文,有一瞬间。然而,“天性邪险,善附会”,所以丁称他为左手和右手。仁宗时,他是刑事部的尚书和翰林的学士。丁被贬,林特也在知许州落职。
陈鹏年,字永年,南城人。宋太宗雍熙年间进士。学识渊博,博闻强记,曾师余炫为文,很有文名。之后依附王钦若、丁谓,官到兵部侍郎。
刘承贵,字大方,山阳人。这个人敏感能干,儒家好,喜欢藏书。大中祥符初年,泰山封禅成功,观察后以安远节度致仕。
从以上四人的简介可以看出,他们确实有“奸邪险伪”的嫌疑,说他们和王钦若是“五鬼”,这似乎不是虚假的。然而,在肯定这五个人有鬼头的同时,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史书上说这五个人是“五鬼”,南北还有“门户见解”吗?
为什么北宋王钦若是五鬼之一? 还有谁是王钦若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