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曾(978-1038年12月21日),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北宋仁宗时。
王曾少年孤苦,善为文辞。咸平年间,王曾连中三元(解试、省试、殿试均为第一),将作监丞判入济州。累官部侍郎,两拜参知政事。建议真宗造天书,修宫殿。宋仁宗即位后,拜中书侍郎,与中书门下平章事,以计智逐丁谓,朝廷倚以为重。后罢知青州。景佑元年(1034年),召入为枢密使,次年再拜相,封沂国公。王因与吕夷简不和而被罢免,出判运州。宝元元元年(1038年)卒于运州,年六十一,赠侍中,死文正。有《王文正公笔录》。
[img]73081[/img]
北宋仁宗名相王是怎么死的?
宝源元年(1038年)冬天,大星落在王曾住所,他的侍从惊恐地告诉他。王曾说:“一个月后你就能知道后果了。”同年11月23日(12月21日)
,王曾在任上去世,享年61岁(隆平集60岁) )。在获赠侍中,文正死后。
皇佑年间(1049-1054年),仁宗亲篆王曾碑首为“泾贤之碑”,又改其乡为“泾贤乡”,大臣赐碑篆,从王曾开始。
王曾的后世地位如何?
宋英宗嘉佑八年(1063年),王曾与吕夷简、曹玮配得上宋仁宗庙。
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理宗图二十四功臣神像于昭勋阁,王曾排名其中。
明宪宗成化五年(1469年),青州知府李昂奏请建立名贤祠,以祭王等十三位有惠政的青州知府。
清代宗康熙61年(1722年),王曾与历代功臣40人从祭祀历代帝王庙。
清高宗乾隆年间,人们在泉州府城隍庙左侧修建五贤祠,共祭韩国华、韩琦、王易、王曾、朱。
北宋仁宗名相王是怎么死的? 王曾的后世地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