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72538[/img]
出土的铜鼎
记者从平凉市泾川县了解到,根据基层文保人员提供的信息,泾川县文物部门近日在城关镇共池村农民史某家收回了一组元代铜器,通过广泛调查、调查和上门教育动员。
据悉,这组铜器是史某在老房子重建时在坑内两个坍塌窑洞间隔区发现的。文保人员了解后,向泾川县文物部门提供了相关信息。4月20日,平凉市和泾川县考古学家收回了这组元代铜器,并对这组出土文物进行了抢救清理。根据考古学家的考古研究,这组元代铜器中的铜鼎基本保存完好,外观良好。据报道,鼎口上缘的铭文显示,鼎铸于元代辛毛年(公元1291年),是水泉禅寺大厅的产品,铜锅、铜盆等食具文物出土。
据泾川县博物馆负责人魏海峰介绍,铜鼎的铸造时间距忽必烈的水泉寺约为两年。鼎颈填充云雷纹和回纹,腹部为八卦纹。鼎腹下部刻有一周的莲瓣纹,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道教和佛教文化的特点,与忽必烈的“八思巴文碑”要求所有信徒和谐相处的内容高度一致,充分体现了宋元时期儒、佛、道的信仰特征。泾川县又一次发现了具有较高考古价值的重要文物。
[img]72539[/img]
水泉禅寺位于泾川县北新区,距大云寺遗址1000米。寺庙建于隋唐时期,先后由宋真宗赵恒、元世祖忽必烈、明孝宗朱佑门颁发。它们都有纪念碑文物记载。唐代风格的山门和明朝大殿至今仍有数千年的建设历史。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刹”。
甘肃平凉村民宅挖出元代铜器 文物部门恢复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