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包围,等待机会
商汤首先任命伊尹和钟为左右相,提拔和重用出身地位低下、才华横溢的人。他出兵攻打葛、韦、顾、昆武等夏朝国家。商汤越战越强,“十一征无敌天下”。夏杰陷入孤立。
商汤在完成对夏杰的战略包围后,仍然对最后的决战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只有经过几次测试和权衡,才能做出决定。俗话说,“百足虫,死而不僵”。夏朝立国近400年,即使面临灭亡,仍有相当大的实力。当商汤在伊尹的建议下停止向夏杰纳贡测试其反应时,夏杰调动九夷之师,准备讨伐商汤。商汤视情立即“谢罪请服,复入职贡”,稳住夏杰,继续积蓄力量,等待机会。不久,夏杰杀害重臣,众叛亲离的消息传来。商汤乃再次停止向夏杰的贡献。这一次,夏杰的指挥棒完全失灵,九夷之师负担不起,有些人公开反抗。没有人听他的指挥,商汤见灭夏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果断下令起兵。
[img]70880[/img]
兴兵伐夏
公元前1766年左右,商汤正式兴兵伐夏。战前,他隆重举行誓师活动,一历举夏杰破坏生产,残酷盘剥压迫人民的罪行。为了挽民于水火之中,申明自己是秉承天意征伐夏杰。商汤还宣布了严格的战场纪律。这个誓言,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战前誓师结束后,尚唐选择了70辆好车,6000人“死”。与各国军队合作,采取战略迂回,绕道至夏都以西,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突袭夏都。夏杰匆匆应战,西出拒汤,同商汤军队在鸣条(今河南洛阳附近)一带展开战略决战。在决战中,商汤军奋勇作战,一举击败了夏杰的主力军,夏杰归属于属国三屯(今山东定陶东)。商汤发扬速战速决、连续作战的作风,乘胜追击,攻灭三。
夏杰穷途末路,带领少数残部匆匆逃往南巢(今安微寿县南),被商军追捕俘虏,在这里放逐,不久就在这里死亡。夏朝宣布灭亡。商汤回到西亳(今河南偃师西),召开了众多诸侯参加的“景亳之命”大会,得到了3000位诸侯的支持,获得了世界主导地位。
商汤灭夏结果
商汤赶走了夏杰,拆毁了夏朝祭祖的太庙,放火焚烧了夏朝的祭器;并继续消灭夏朝的残余势力,逮捕了夏朝的许多人作为奴隶。这样,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建立的夏朝,经过400多年的灭亡。就这样,在公元前16世纪,也就是3700多年前,在夏朝的废墟上,商汤正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
商汤灭夏之战,商汤是如何获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