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历史上常被称为“夏”,关于“夏朝”这个称号的来源有十种说法,其中更可信的观点是“夏”是夏族图腾的象形字。司马迁记载,“夏”是由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名称,由思姓夏后氏、胡氏、男氏、灌溉氏、桐城氏、褒氏、费氏、齐氏、布氏、辛氏、冥氏、灌氏组成,以“夏后”为首。因此,夏朝成立后,部落被命名为国家名称。夏朝建立在原始社会制度的废墟上。唐代张守节认为“夏”是大禹在阳翟被封为“夏伯”后得名的。“夏”来自“夏之居”、“大夏”地名演变成部落名,成为国名。“国家”的概念从此出现在中国中原,这是许多历史学家认为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的开始。根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夏”意为“中国人”。
夏朝国号:[夏]是夏族图腾的象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