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成都人扬雄是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尊重儒道,爱词赋,有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等具有讽刺意味的赋,揭示了文人被压抑的无奈。《法言》和《太玄》维护儒家道德,反对神学。杨雄刚开始模仿司马般的文风,后来意识到这只是对皇帝的奉承,毅然改变。
[img]70044[/img]
扬雄故里
扬雄家族五代单传,所以扬雄在蜀国很少有合作伙伴一起玩耍。此外,扬雄口吃,说话速度慢,沉默寡言。然而,扬雄善于学习,博览群书。他的文学造诣非常高超,对中国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扬雄并非不想升官,他想升官,但他又不屑于做一些拍须遛马、不折手段的事,所以他升不了官。如果他不能升职,他只能投身于学术。事实上,他被别人强迫了。杨雄感受到外界对他的逼迫,只能加入天禄阁,避免与环境发生冲突,在所谓的知识中消磨自己的生命。扬雄一个人在阁中压抑了很久,需要通过自嘲来消除内心的压力。通过对扬雄本人和前代学者的比较,《解笑》指出,社会形势注定了学者的命运,时代决定了学者的作用,时代的变化决定了学者的地位。这些都是大环境造成的,扬雄一个人改变不了。他只能靠书出名。
扬雄致力于学术后,以深刻的思想体系拓展了中国哲学,以独特的方式开拓了中国方言学,用优美的诗歌丰富了中国文学。
四大赋扬雄
扬雄是西汉继司马相如之后的伟大作家,他的四大赋非常有名,分别是河东赋、《甘泉赋》、《羽猎赋》和《长杨赋》。早期,杨雄非常钦佩司马相如。以此为例,他在赋予时模仿司马相如。但后期,杨雄对司马相如持否定态度,甚至提出司马相如在卓文君家“偷钱”,赋予的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
[img]70045[/img]
扬雄像
《河东赋》描述了汉成帝的宏大旅行规模。杨雄将宏大的旅行与皇帝的伟大成就联系起来,让皇帝委婉地反思自己的言行得失。
《甘泉赋》描述了甘泉宫的宏伟。辞藻华丽夸张,作品中的甘泉宫甚至可以与仙境宫相比。汉代的甘泉宫很豪华,但成帝修建了许多宫殿,可以说是极其奢侈。杨雄的目的是委婉地指出王朝的奢侈,以及汉代成帝和宠物妃。
《羽毛猎人》和《长杨赋》都描述了成帝狩猎的场景。汉成帝喜欢打猎,每次打猎都要花很多资源。杨雄以高祖、文帝、武帝为例,指出成帝不节俭,不为人民服务,只知道一味的享受。
杨雄的赋具有讽刺意味,以四大赋最著称。然而,他的赋更注重整体审美,导致皇帝只看到赋的美,却忽视了内心的思想。
扬雄太玄
杨雄继承了儒家道教文化,质疑西汉时期的神学思想。他模仿《周易》,吸收了《老子》的精髓,继承了愤怒的思想,最终形成了《太玄》,促进了后世自然科学的发展。他以玄为中心,寻找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无神论的代表作。
[img]70046[/img]
太玄内容
杨雄的《太玄》包括天、地、人三个方面,包罗万象,以揭示整个宇宙的秩序。杨雄不仅模拟了《周易》的结构比例,还有打击罗索首的方法,但《周易》的占断方法非常灵活。根据占卜和数字,《太玄》只基于阴阳数。《太玄》的赞词以第一名为中心,赞词内容的排列也有规律。《太玄》是一个不同于《周易》的自然系统的人工系统。相比之下,《太玄》会显得拘泥死板。
为避免康熙名忌,《四库全书》在收录时将其改为《太元经》。太玄提到浑天说,浑天说恒星分布在一个球上,日月五星在球周围运行,这与现代天文学的概念非常接近。尽管浑天说当时并没有完全取代盖天说,但浑天说可以解释更多的天象。《太玄》中有许多辩证思想。扬雄反对神学,但他觉得“玄”、“道”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是神,表现出客观唯心主义。他主张做事要遵循正确的道路,符合自然规律,缺一不可。关于扬雄的知行论有很多可取之处。
扬雄是西汉哲学家,为后世留下了哪些历史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