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诸子百家中的[杂家]是做什么的?[杂家]的中心思想和代表人物清单

中国战国末至汉初的哲学学派杂家。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色,“百家之道无不贯通”。《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之一。杂家的出现是统一封建国家建立过程中思想文化融合的结果。战国《尸子》杂家合作、秦代《吕氏春秋》、以西汉淮南子为代表,是战国时期商鞅门客尸秦相吕不韦、汉淮南王刘安招募门客的集合。他们收集了所有的家庭,但有点复杂。而且因为杂家都以道家思想为主,所以有人认为杂家实际上是新道家学派。“杂家”不是有意识、有传承的学派,也不是自命不凡的“杂家”学派。在《杂家类叙》中,纪昀认为「杂之广义,无所不包」。胡适先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指出:“杂家是道家的前身,道家是杂家的新名。汉以前的道家可以叫杂家,秦以后的杂家应该叫道家。研究先秦汉思想史的人必须认识到这一重要事实。"杂家的代表人物,一个是淮南王刘安(淮南子),另一个是编写《吕氏春秋》的吕不韦。杂家在历史上并不是很显赫。虽然被称为“儒墨合名法”,但实际上流传下来的思想并不多,在思想史上也没有多少痕迹。
现代科学越来越详细,“杂家”这个称号,现在基本上说这个人没有专业技能,什么都知道,但什么都不精通。

[img]68839[/img]

主张

杂家的特点是“收集儒家思想和墨水的善良,匹配名法的要求”。虽然杂家以道为基础,收集众说,收集众说,但通过收集各种言论,实施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也可以称之为一家。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对策和治国主张。为了打败其他学校,每个学校或多或少都会吸收其他学校的理论,或者互相攻击,或者弥补自己理论的缺陷。然而,任何学校也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而“杂家”则充分利用了这一特点,吸取了公众的意见,成为一套既包容又可行的思想治理政策。

着作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载:杂家有《盘盂》26篇、《大禹》37篇、《伍子胥》8篇、《子晚子》35篇、《由余》3篇、《尉耀》29篇、《尸子》26篇、《吕氏春秋》26篇、《淮南内》21篇、《淮南外》33篇。以《吕氏春秋》和《淮南王》为代表的作品。现在杂家只留下《吕氏春秋》、《淮南子》、三本书《尸子》(原书已失,今只有后人编本)。

[img]68840[/img]

《吕氏春秋》

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左右),秦国宰相吕不韦组织下属客人编撰的杂家作品,又名《吕览》,写于公元前239年,当时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夕。这本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多万字。书中尊重道教,肯定老子的思想,以道为主,结合儒、墨、法、兵的优势,形成了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等理论体系。吕不韦的目的是综合百家之长,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今后秦国统治提供长期的治国方略。

书中还提出了“法天地”、“谣言必察”等思想,以及适应情节欲望、运动达郁的健身方式,具有唯物主义因素。与此同时,书中还保存了许多旧传闻,理论上和史料上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此外,书中还有一些天人感应的迷信思想,应该加以区分。在《史记》中,司马迁将《吕览》和《周易》放在了《史记》中、《春秋》、《离骚》等并列,表达了他对《吕氏春秋》的重视。东汉的高诱也为其注释,认为这本书“大出诸子之右”,即超越诸子的成就。由于儒家学者不再重视,《汉书·艺文志》将这本书列入杂家。

《吕氏春秋》的注释原本是清朝毕元的《吕氏春秋新校正》,近代以来,陈奇猷的《吕氏春秋校释》可作为参考。

《淮南子》

又称“淮南鸿烈”,是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等杂家作品。内21篇,外33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汉书·艺文志》。现在只流传了21篇文章。淮南子以道教为主,结合儒、法、阴阳五行等多种思想,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提出了“道”、“气”等理论和观点。同时,它还包含和保留了许多自然科学史的材料。

[img]68841' />

《尸子》

尸体22篇,早逝。清代有四本行辑本:震泽任兆麟本、元惠东本、阳湖孙星衍本、萧山王继培本。王本晚出,可以参加三本学校。根据王本点校的说法,这本书附录了所有家庭的评论,近人陶鸿庆的《读诸子笔记》卷17篇《尸体》有9篇校语。

主要思想是发展的宇宙观。先秦老子、墨子后学、惠施思想都有宇宙观,讨论也很精辟。例如,老子提出了“道”和“域”
,《墨经》有“久”、惠施有“大-”的“宇”、“小一”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哲学思想。但只有尸佼赋予“宇宙”一个精确而简洁的定义。他说:
说明整个空间就是宇宙,整个时间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具有时空属性的客观世界。

代表人物

尸佼

尸佼(约前390-前330年)。魏国曲沃(今山西省曲沃县)人。也有鲁人和楚人的说法。
秦相卫鞅客。秦相卫鞅从360年到秦,执政选举20年。他为自己的“谋事画计,立法理民”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意见,为秦国富强统一六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第三个时期是蜀。秦孝公二十四年(前338年),秦惠公处死商鞅,尸佼怕株连,便离开政界,逃到蜀地,在那里生活了近10年,便去世。在古代,尸佼之学备受重视,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刘向说“尸子,晋书”,这是有道理的,得到了历代学者的认可。这表明,三晋思想在先秦战国时期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他的《尸体》一书包含了他对秦国社会改革的总结,本质上是对魏国思想的总结,体现了三晋思想的精神。

[img]68842' />

吕不韦

战国末年秦相,杂家代表吕不韦(约前290-前235年)。濮阳卫国(今河南濮阳西南)人。阳翟大贾原本是家累千金。吕不韦在赵都邯郸遇到了秦公子楚(即异人),认为“奇货可居”,于是给予了大量资金,游说秦太子安国君宠姬华阳夫人,立子楚为继承人。后来楚与吕不韦逃回秦国。安国君继立为秦孝文王,子楚遂为王子。第二年,子楚即位(即秦庄襄王),任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10万户。庄襄王卒,年幼的王子嬴政被立为秦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门下有3000名食客,家卫万人。《吕氏春秋》是命食客编的,八目六论,十二纪共20多万字,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执政时攻占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因叛乱事件牵连,被免除相国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其家迁蜀,吕不韦恐杀,饮鸩而死。

刘安

刘安(公元前179-122年),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长之子。文帝8年(公元前172年),刘长被废王位,在旅途中绝食而死。16年(公元前164年),文帝将原淮南国分为三封给刘安兄弟,刘安以长子身份攻封为淮南王,年满16岁。他思维敏捷,读书好,文辞好,乐于鼓琴。他是西汉著名的思想家、作家,奉汉武帝之命所在的《离骚体》是中国最早高度评价屈原及其《离骚》的作品。刘安是世界上第一个尝试升空热气球的实践者。他把鸡蛋去汁,用艾燃烧热气,使蛋壳浮起来。刘安是中国豆腐的创始人。


诸子百家中的[杂家]是做什么的?[杂家]的中心思想和代表人物清单诸子百家中的[杂家]是做什么的?[杂家]的中心思想和代表人物清单

,,,,,,,

  • 春秋战国的主要诸侯国有哪些?
  • 主要诸侯国资料表国名起讫年代亡于何国姓氏秦国前10世纪-前206年汉朝嬴姓秦氏楚国前1042年—前223年秦国芈姓熊氏田齐前386年—...

  • 晋文公在哪场战役时称霸?之前都经历了那些磨难
  • 春秋时期的诸侯王大多都与周王室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也不例外,据《左传》记载,晋文公本名姬重耳,是晋...

  • 西施是间谍吗?吴国的灭亡真的和美女西施有关
  • 西施只因吴国终被越国所灭,而且西施是被越国派往吴国的,她肩负着让吴王夫差荒淫腐败沉湎色欲与刺探吴国政治军事机密的光荣...

  • 孙武的传奇人生:孙武亲指挥过几次战争?
  • 孙武已经在军事生涯中工作了30年。司马迁评论孙武说:“西破强楚,入营,北威齐,晋,著名诸侯,孙子和力量。”毫无疑问,人们...

  • 孙斌与庞涓谁更厉害?孙斌与庞涓有何历史故事
  • 一代奇人鬼谷子门下有两位得意门生,此二人便是魏人庞涓与齐人孙膑。孙膑、庞涓都是战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春秋战国的舞台,有...

  • 春秋五霸都有谁?为何会形成春秋五霸的局面
  •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都知道群国纷争,最后秦国统一。周天子势力逐渐的衰弱,让各地的诸侯实力大增,那么当然每一个人都想当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