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历史通常可分为两到三个阶段:
①元太祖铁木真1206年统一蒙古,建国位于漠北的蒙古草原上,定国号为“大蒙古国”;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建都汉地,将国号改为大元,共65年,又称大蒙古时期,又称蒙古帝国;
②元世祖忽必烈定都汉地,1271年将国号改为大元后,直到1368年元惠宗出亡,共97年,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元朝历史;
③元惠宗出亡后,仍以大元为国号,至1402年鬼力赤杀顺天帝坤帖木儿去国号(据说1388年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也速迭尔杀后去国号),称为北元时期。去国号后叫蒙古,明廷叫鞑靼。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后,开始向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1227年8月)、华拉子模特、东夏、金(1234年3月)等国家获得了中国华北和黄土高原。与此同时,大蒙古在西方不断扩张,发动了三次西征,形成了主宰欧亚大陆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国(Mongol
Empire)。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拖雷第七子)与忽必烈(拖雷第四子)的汗位之争。忽必烈在1260年即汗位,宣布即蒙古大汗位,为薛禅汗,汉语称为元世祖。建元“中统”,意思是“中原正统”。最终,忽必烈于1264年获胜,蒙古帝国也宣布分裂,促使蒙古四大汗国自立。忽必烈对“蒙古大汗”称号的继承也没有得到蒙古诸部的一致认可。
[img]68650[/img]
1271年,忽必烈将《易经·乾卦》改为“大元”,意为“大元”。1271年12月18日,《建国号诏》公布,建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正式国号中加入“大”字的统一王朝。除了以前只统治过华北地区的辽朝和金朝外,以前各朝的“大”字都受到尊称。宣布新王朝是继承历代中原王朝的中国正统王朝,历史上被称为元朝,忽必烈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寺庙是元世祖。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军在崖山海战中消灭了南宋,历史上被称为“崖山后无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南宋与金国南北政权对峙的局面,结束了自窝阔台攻宋以来40多年的蒙宋战争。
元朝建立后,蒙古帝国继承了中国北方、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的主要领土,但蒙古帝国西征的土地不在元朝的统治范围内。经过多次扩张,元朝领土在1310年元武宗时期达到全盛时期,西至吐鲁番,西南包括西藏、云南、缅甸北部,北至都播南北海、鄂毕河东部,东至日本海,被誉为“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至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时不及”。元朝至元成宗时,经过一系列战争和协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等四大汗国被认定为宗主国,元朝皇帝是“蒙古汗”的名义继承者;它的附属国涵盖了高丽和东南亚国家。
[img]68651[/img]
元朝的疆域前所未有,北至北海,东至日本海,西藏和台湾首次被纳入中国地图。元世祖到元武宗时期,元朝国力鼎盛时期,军事平定西北。此后,元朝继续向外扩张,但在出海征服日本和东南亚国家时屡遭失败,如元日战争、元越战争、元缅战争、元爪战争等。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从未走上正轨。元惠宗晚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纸币滥发导致通货膨胀,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加剧。为了治理泛滥的黄河,他加重了兵役,最终导致了1351年红巾军起义的爆发。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派将军徐达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大都,元朝结束。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北元后主天元十年(1388年)前往大元国号(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位建国鞑靼),北元亡。
从蒙古帝国到大元朝,元朝从崛起到灭绝的阶段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