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曾被称为回绥。那么,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回绥更名为呼和浩特呢?
[img]68260[/img]
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位于中国华北、北部边疆和欧亚大陆,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这座城市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在阴山下修建了长城,并在今天的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县设立了云中郡。
西汉武帝时,河套地区建立了一批军市,现在呼和浩特新城塔利村在西汉时期有土城遗址。唐朝时,唐朝与活跃在这里的突厥人在呼和浩特作战。辽朝时,朝廷在这里建立了丰州。
12世纪初,女真灭辽建金,呼和浩特依然被称为丰州,是当时军事重镇,也是人口密集、商业繁荣的州邑之一。
元朝建立后,丰州的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元人刘秉忠诗道:“晴空高显寺中塔,小日平明城上楼。车马不到灰尘,鞭子绕过丰州。”写的是当时的热闹景象。
[img]68261[/img]
俺答汗雕像
1368年元亡明兴,元朝残余势力返回岭北。英宗复辟后,土木堡河套无人驻守,鞑靼/">鞑靼先后进入河套地区。1572年
,蒙古土默特部长我答汗来丰州驻牧,不久就统一了蒙古和漠南地区。
1581年,我答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这里正式筑城,召集了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巧匠,模仿大多数失去的人,
开始建城。建成时,城墙是用青砖砌成的,从远处看是蓝色的,“青城”的名字就来了。那么,“青城”用蒙古语怎么说呢?青,也就是呼和,城市就是浩特。
@ 呼和浩特是青城汉译后的。无论官方如何命名这座城市,人们总是称呼呼和浩特(青城)。
我答汗多次派遣部队开放朝贡贸易。明朝不同意后,他派往北京,要求明朝政府以武力开放边境贸易。后来,
明朝被迫开放宣府,大同等地与蒙古进行马匹交易。不久,明朝拒绝蒙古单方面关闭马市,要求牛羊交易,双方再次开战。1570年,双方开始和谈,明年达成协议。明朝封我为顺义王,开放11个边境贸易港口。
在蜜月期的1575年,这座城建成后,明廷将其命名为“归化城”,“归化”意味着“归顺朝廷”、“接受教育” 。
[img]68262[/img]
乾隆
清朝时,乾隆在归化城东北5里处修建了一座八旗军队驻防城,以加强防务。这座城市建成已经两年多了。乾隆皇帝命名为“绥远”,这意味着“绥远”,并设立了绥远将军驻城主持军事
。
绥远市俗称“新城”,对应的归化城为“旧城”。如果说归化城是典型的商场,绥远城是典型的军事城镇,除了绥远将军衙门的文官武将外,还有4000多名八旗军兵驻扎。绥远市周长九里,呈正方形,东、南、西、北各设城门,四门外有瓮城、石桥、护城壕。城门上建了一座望楼,中心有一座鼓楼,从鼓楼到四门有四条街道,四面八方到许多小巷,形成了一个整洁的棋盘布局。
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将与绥远合并,改名为“回绥”,作为绥远特别区军政长官的驻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3月,将回绥市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从1954年4月25日起,将“回绥”改为“呼和浩特”,恢复原名。
看完来龙去脉,我们会发现回绥比呼和浩特晚了很多年。新中国将回绥改为呼和浩特,尊重民意,满足历史发展的需要。
[呼和浩特]的前称是什么?[呼和浩特]是如何改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