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是如何传承下来的?起源于什么时候?
中国,又称“夏”,又称“夏”、“诸夏”等,是古代居住在中原地区(今河南地区)的居民自称。
大约5000年前,黄河流域中下游的华山和夏水之间有许多部落,包括炎帝和黄帝部落。炎帝和黄帝部落在后期通过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进而形成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
据史书记载,在“三皇五帝”中,黄帝是“五帝”的第一位,@ 后人称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后,就出现了:皇帝、唐尧、夏禹等人。大禹是轩辕黄帝的直系,夏后氏族部落的领袖。他治水有功,从舜继承王位,在诸侯的支持下成为中原各部落的共主。后来,他以阳城为首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作为中央王朝,夏朝的十一个部落和夏后王室在血缘关系上有一定的宗法关系,在政治上也保持着分封关系,在经济上有更多的贡献,这也构成了夏朝的核心领土范围: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东部到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的边界,南部到湖北省北部,北部到河北省南部,领土约210万平方公里。
[img]66681[/img]
即便如此,夏朝的地理位置也只是中国地图的一部分。除上述土地外,还包括陕西、江苏、辽宁、甘肃、湖南、浙江、重庆、四川的剩余土地,领土面积约320万平方公里。
到了西周,周朝的人住在西边,要去中部的河洛地区,就要行军40多天。@ 为了更好地控制东部地区的广阔领土,周武王想在洛阳建设一座新的首都。然而,不幸的是,周武王在商朝灭亡后不久就去世了。
一直协助周成王的周公,平定叛乱后,在洛阳修建了两座城市,西面是王城的宫殿,东面是寺庙。据史书记载,这些地方都是为政治服务的,是为了让周天子更好地管理周围的诸侯,集中王权,选择首都。
西周时期,为了奖励有功的人,国家统治者将土地和人民分配给这些有功的人,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土来保卫王室。根据功劳的大小,分封的领地面积将不同于诸侯的头衔。然而,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室,按时接受贡献,一起战斗,保卫王室。
周朝的统治者把他们的权力分配给所有的王子。然而,为了掌握自己的领土,周朝的首都应该选择在世界的中心。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更好地管理领土上的所有人。这在后人出土的许多文物中都有相关记录。
但西周时期的领土范围与商朝基本相同,约340万平方公里,主要以东南沿海为中心。
[img]66682[/img]
在周武王统治时期,周朝也受到许多外国人的入侵和骚扰。为此,周武王经常担心国家事务。不久之后,周武王因病去世。然而,朝鲜的三个监狱不满周公掌权,所以他们与商纣王的儿子一起反抗。三年后,周公一个接一个地击倒了这些反动势力。最后,他把事情搞砸了。
为了进一步扩大领土,更好地管理,周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们把商朝留下的人分开,让康叔叔来管理商都的朝歌,让商纣王的普通兄弟建立宋国定在商丘。为了加强对商人和贵族的管理,他们还采取了许多措施:
让那些商人组建自己的军队,加强周天子的军事力量,加强管理;在东部新征服的地区建立了陆国,并安排了周朝的知己。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各诸侯国可以与周边部落合作,发展壮大。
[img]66683[/img]
周朝的人说他们是夏朝的后代,@ 称自己为“华夏”、“诸夏”和周朝敌对的四个部落被称为“四夷”。当时,周朝人认为,只要他们能遵守周礼,他们就可以被称为“诸夏”,而“中国”则被用来描述汉服。“夏天”主要指“周礼”的国家。
周朝人以洛阳为政治经济中心,以洛阳为中心,不断向外拓展领土。各地的诸夏都有融合的愿望,@ 慢慢地,这些部落开始变得强大,并主动向周朝靠拢,与周朝结合在一起,使中国的文化领域不断扩大。
其他国家,如吴国、越国、楚国、徐国等,都从中原迁往南方。然而,齐国、鲁国和秦国开始扩大他们的领土。直到战国时期,诸夏管辖的领域是周朝的几十倍。此时,许多部落已经融合在一起,为秦朝统一世界奠定了基础。
[img]66684[/img]
后来,秦朝统一世界时,向北攻击匈奴,收集河套地区,向南平定百越。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实现了统一,使中国进入了一个真正的统一时代。此时,领土范围约为360万平方公里,包括整个宁夏、重庆和几乎整个四川。
最后,在秦朝的统治下,不仅民族统一,而且领土统一管理。正是这样的统一,皇权和领土都得到了全面的集中。中国最初的领土也从周朝扩展到当前的大领土。
[img]66685[/img]
可以说,随着历史的演变,中国的领土也在不断扩大,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中国统一期间,中国人民经历了艰苦的奋斗,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华夏民族”。
[华夏文明]是如何传承下来的?它起源于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