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为什么赵州桥出名?赵州桥有哪些故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看看。
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隋朝很短,但在科技方面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就,赵州桥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img]65838[/img]
赵州桥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隋朝时,赵州(今河北省赵县)有一条叫友水的大河。雨季来临时,泪水变成了汹涌的洪流,阻碍了两扇门的交通。据说工匠的祖父鲁班知道这种情况。当他来到这里时,他一夜之间建造了一座大石桥。
桥刚建好, “八仙”之一的张果老骑着驴走得很远。当他看到鲁班骄傲的样子时,他想和他开玩笑。碰巧柴王爷推着车来到桥边。张果老问鲁班:
“这座桥能承受我们两个吗?”鲁班说:“没问题,你放心吧。”出乎意料的是,张果老用魔法把“五岳”(五山)搬到桥上,桥立刻摇晃起来。鲁班迅速跳到桥下,双手握住桥,使两人和五座山顺利通过桥。
从此,鲁班的手印、张果老驴的蹄印、柴王爷的车沟印等“仙迹”都留在了桥上。但这毕竟只是一个传说。
事实上,这座石桥是隋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的,可惜历史书上关于李春的事迹记载不多。
为什么赵州桥这么有名?
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建筑形式。这座桥是一座用石头砌成的咸拱桥,
“拱”是指弯曲的桥体,全长5082米,桥面宽9.6米,大石拱跨度37.37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石拱桥。这座桥最大的特点是拱桥两端上方有两个小拱门。这四个小拱门不仅节省了石头,减轻了桥体的重量,而且可以从小拱门排水,减少洪水对桥体的影响。李春在选择桥基、保护桥拱、加固桥体等方面也采取了许多科学巧妙的方法。
因此,这座石桥虽然经过1300多年的漫长岁月,却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
赵州桥雄伟壮丽,艺术价值高。
桥两侧的栏杆和栏杆装饰得非常漂亮,石栏;雕刻在上面的龙有的缠绕在一起,有的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在栏杆孔里钻,有的像怪物。两边用花叶和波浪衬托;支撑,各种形状,给人一种轻盈美丽的感觉。整座桥轮廓清晰;,线条柔和,历代诗人写了许多赞美诗。
[img]65839[/img]
明代有人把它描述成一轮新月,初出云层,雨后初晴。
赵州桥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不仅是中国著名的拱桥,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桥,比欧洲第一座拱桥——法国泰克河赛雷桥早700多年,赛雷桥早在170年前就被摧毁了。
隋朝赵州桥为何出名?赵州桥有哪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