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定陵的主人?定陵挖掘后遗骸如何处理?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在明十三陵中,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都被埋葬在定陵中,定陵也是十三陵中唯一经国家领导人许可后被发掘的陵墓。陵墓打开后,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骨头是如何处理的?
(定陵鸟瞰图)
1956年,由北京市副市长吴汉和历史学家郭沫若领导,向国家领导人发送了《关于挖掘长陵的请示报告》。由于国家领导人认为挖掘皇陵可以促进对国家文化的研究,他们同意了这个计划。
然而,由于长陵在挖掘后找不到地宫的入口,而且当时各方面的条件都不成熟,经过讨论,决定撤退@ 发掘晚于长陵修建,地表建筑完好的定陵。
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万历皇帝朱义钧,是定陵的主人。
朱义钧10岁登基,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当他年轻的时候,所有的政府事务都由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张居正是改革的先驱。在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下,明朝的经济和军事发展显著,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
在亲政之初,朱琏钧一开始也是一位勤奋的皇帝,所以一度出现了“万历中兴”的格局。然而,由于与内阁发生冲突,他已经30多年没有罢工了。
朱义军虽然忽视了政府,但仍然牢牢地掌控着自己的皇权,没有宦官和权臣争夺权力的现象。这自然也引起了后人对明朝历史研究的兴趣。
朱义钧在位第十二年开始修建定陵。
它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陵墓前有一个宽阔的三进院落,后面是一座高大的宝城。陵墓正门前修建了三座白色大理石桥。过桥后,有一个高大的碑亭。亭子周围有300多座建筑,如祠堂祭坛、屠宰亭和定陵监督。据史书记载,定陵花费800万白银,需要6年时间才能完成。它是十三陵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
[img]65726[/img]
(朱义钧画像)
发掘定陵的工程于1956年5月正式启动。
由于大家都没有挖古墓的经验,吴晗、郭沫若等人只能雇佣当地农民用锄头等工具进行挖掘,盲目挖掘近一年才找到地宫的入口。然而,一堵金刚墙又横在他们面前。
当时就业的农民议论纷纷,有人说金刚墙里藏着飞刀和毒气,越说越神秘。有些农民甚至想放弃挖掘,离开。后来,在领导的思想动员下,他们留下来了。
但是,如何拆除金刚墙呢?
对郭沫若和其他人来说,这仍然是一个没有经验和参考的对象。他们只能强行拆除,所以他们把金刚墙上方的沉重石条砖一块一块地抬了下来。直到一条通道被拆除,它才被视为已经密封了300年的墓门。
经过检查,他们终于在后殿的棺床上看到了三个朱漆棺材。这里分别有万历皇帝、孝靖皇后和孝端显皇后。
皇帝后面的棺材里有大量的殉葬品,包括金器、银器、珠宝、金冠、凤冠等。此外,皇帝后面还有锦衣、缎子、腰带等。
其中,仅在孝靖皇后的棺材里就发现了数百件珍贵的金器。皇后穿的罗地洒线绣百子衣是世界上罕见的珍品。
万历皇帝的克丝十二章服龙袍,不仅做工精致独特,还饰有真金丝线和孔雀羽,绝代奢华。
除@ 棺材周围还有29个红木漆箱,里面装满了金银玉器、死宝、木俑等各种殉葬品。
经过清点,这些珍贵的文物多达3000件。
[img]65727[/img]
(挖掘现场工作人员)
消息传出后,在世界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不幸的是,当时我在文物保护方面没有足够的经验。许多丝绸织物被粗糙地粘贴。在粘贴过程中,添加了大量防腐剂。甚至有些丝绸织物在没有识别正面和负面的情况下被刷在坚韧的纸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软化剂被添加到长袍的处理中。结果很快,丝绸和长袍变硬变黑,损坏。
除@ 由于工作人员中有非专业人员,在处理文物时,不小心对精美细致的文物造成了很大的损坏。
特别是一些纸质书,刚出土的时候,并没有得到精心的保护。另外,长期放在纸箱里,放在研究室里,风化很严重。
文物的损失已经让人心碎了。那么,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尸骨会幸免吗?
据当时参与挖掘的工作人员介绍,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尸体打开棺材后已经腐烂,但骨架完好无损,头发依旧闪亮。
然而,不久之后,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尸骨在文化大革命中未能逃脱。
在红卫兵的组织下,他们将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尸骨堆放在广场上,并将皇后的肖像堆放在一起。在这场巨大的批评会议上,在一场嘈杂的革命口号之后,红卫兵用石头砸碎了皇后的尸骨。很快,皇后的骨头就变成了残骸。
就在这时,人群中有人突然尖叫道:“为了彻底革命,烧了它们。”
人群也兴奋不已,认为不是这样,就是革命不彻底。他们发现柴火堆在三具残骸上,点燃了熊熊大火。
火焰像无数的火蛇一样紧紧地包围着残骸。不久之后,残骸和草木灰混在一起,再也分不清对方了。
谁是定陵的主人?定陵被挖掘后遗骸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