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知县]和[县令]有什么区别?清代县令的权力有多大?

知县起源于唐代。当时,如果县官暂时出缺,找不到合适的人当县长,朝廷会让县里的其他官员,如县城、县尉、主簿等,暂时行使县长的权力。然而,在这个时候,因为他不是一个县长,而是一个代理人,他被称为“了解县长”。

[img]64776[/img]

宋时,当阶官制度没有实施时,朝廷有时会派京官到当地领导一县之长(《宋史.职官志》中写道,“阶官不行之前,州县守令,多带中朝职事官外补;阶官不行后,要么带,要么带,要么看优劣。)此时,这种以京官为地方官的县长被称为“知xx县长”。如果他们充当益都县长,他们就被称为“知益都县长”(宋史职官志载“若京、朝、幕官为知县长”)。

从此,“知县”开始逐渐成为一县之长的专属称号。当然,宋代的“知县”只是“临时工”

直到明朝,朱元璋定制官制,“知县”才正式成为县级官员,成为县长(《明史》。官志载“县”。知县一人,县城一人,主簿一人,属于典史一人。),排名第七。

[img]64777[/img]

明朝的官职在清朝大致延续,知县一职自然成为清朝一县之长的官名。

首先,清朝的知县和明朝一样,也是一个县的最高民政长官,被列为七品。如果按等级不高,我觉得用“芝麻绿豆小官”来形容知县再好不过了。

就权力而言,虽然知县的权力在知府、巡抚、总督、尚书的眼里算不了什么,但在县一级,县令就像土皇帝一样存在。俗话说“抄家的知府,毁门的知县”,想想能让一个家庭毁门的人。你说知县在县里的权力不大。

[img]64778[/img]

那么,这样一个在县里“作威作福”的知县,到底有什么职责呢?

第一,“凡赋役,年会实征,丁产差”。每年,根据县的人口和田地产量,负责征收相应比例的税收,并分配县应承担的税收。

第二,“年道歉请在府若省减少”。当县收成不佳或遭遇自然灾害时,可以到表府或省,要求酌情减免当年的税费和兵役。

[img]64779[/img]

第三,“决诉断辟”。本县发生的所有案件,由知县审理定刑。但需要注意的是,知县完成案件审理后,需要向国家政府报告。只要不是死刑,只需经各省刑事部门清理部门批准即可。江西的案件由江西省清理部门决定。刑事部门同意后,知县可以执行刑法。

第四,“劝农振贫”。知县需要在春夏农忙季节巡游农村,鼓励和督促人民努力种地养桑。同时,知县还需要救助和帮助全县贫困人口。

[img]64780[/img]

第五,“讨狡猾除奸”。知县有清除本县奸诈恶棍的责任。知县必须严厉打压那些欺负市场和鱼民的狡猾人。

第六,“兴养立养”。知县有发展本县农业生产,提高本县生活水平,教育本县人民,大兴教育,树立教育责任。

[img]64781[/img]

第七,“凡贡士、读法、养老、祭神,无所不能”。只要涉及到这个县,知县就有权管辖,比如向朝廷推荐这个县的人才,在这个县宣读和执行朝廷的法律,负责向这个县的老人和贤惠的老人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按时提供饮食,向朝廷致敬,负责这个县的祭祀活动。

可以说,清朝的知县责任繁琐,几乎无所不包。只要这个县发生了什么,知县就有权处理。即使只是人民的琐事,只有知县认为应该管理,他才能管理。

当然,朝廷虽然赋予了知县这么多权力,但并不指望他一个人完成。朝廷还为知县配备了许多助手。比如县城、主簿负责为知县处理粮马、征税、户籍、逮捕事宜,典员负责为知县巡逻、监狱事宜,县教甲负责为知县处理县学事宜,驿城负责为知县处理往来事宜。


[知县]和[县令]有什么区别?清代县令的权力有多大?[知县]和[县令]有什么区别?清代县令的权力有多大?

,,,,,

  • 清慈禧太后守寡数十年 为什么会有无数的绯闻?
  • 慈禧太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她的评价褒贬不一。在学术界,大多数人都同情慈禧太后;在互联网上,大多数人都批评慈禧...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顺治皇帝出家了 即使出家,顺治也会是花和尚吗?
  • 在《鹿鼎记》中,金庸说顺治皇帝出家了,康熙皇帝还派韦小宝去伺候。 那么顺治有出家吗? 当然,他没有出家门。 然而,关于他...

  • 荒唐的天王:洪秀全临死前的话让人哭笑不得
  • 1862年,曾国权率领10多万湘军精锐围困天平天国都城天京。经过激烈的战斗,到1863年底,湘军几乎突破了天京外的所有战略要地...

  • 文化学者曹溶的成就有哪些?主要作品有哪些
  • 通过了解曹溶生平简介得知,曹溶生于公元1613年,卒于公元1685年,享年72岁。在介绍曹溶生平简介的书籍中,都提到了曹溶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