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对地球人的重要性,那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用火的时候是怎么点火的呢?我第一次想到的是打火机。打火机的使用和携带非常方便。只要我们用拇指轻轻按压,我们就可以点燃火灾。火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火,我们只能吃生的食物,那么我们和其他动物没什么区别,我们怎么能进化呢?洋火只是在清朝才从西方国家传入中国。你知道中国人以前是怎么取火的吗?
[img]62912[/img]
取火示意图
第一种取火方法是钻木取火,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取火方法
钻木火灾分为钻板和钻杆两种主要工具。钻木火灾的原材料要求相对严格,首先要求火灾工具的木材必须干燥,其次要求钻木板和钻木杆使用的材料不能相同。前者要求柔软,主要是山麻木、柳树;后者要求硬,以榆树、梨木为主,一硬一软,有利于摩擦火灾。钻木火灾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摩擦取火。首先,钻火板要固定好,要求稳定,钻木取火时不能晃动。然后将钻火杆的下端插入钻火板的某个穴槽中,在穴槽下放一点点点燃物,然后迅速转动钻木杆。在钻木火灾的整个过程中,是利用钻杆与钻板槽之间的摩擦热原理,当持续摩擦和燃烧粉末时,有小火花,会沿着垂直槽落在易燃材料上,使后者变成黑棕色,这表明火灾即将成功。
[img]62913[/img]
钻木取火
第二步是最关键的点火工作。摩擦粉落在易燃物上,使其呈黑棕色,这表明它已经开始燃烧,但火焰很小,肉眼很难看到。这个时候火焰不能马上生出来,那该怎么办?这对古人来说也是不可战胜的。这时,他们迅速将易燃物放在准备好的干草上,用嘴吹气输氧,慢慢冒出火花,从而点燃干草,使钻木取火成功。
第二种取火方法是镰刀,它的出现使取火方法向前迈进了一步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进一步发展,取火方式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当人们在日常工作中用铁工具碰撞石器时,发现铁石相撞会产生火花。通过这样的灵感,古人创造了另一种金石相撞的取火方法,并逐渐简化为可以随身携带的镰刀石。又称钢镰、火刀。自发明火镰以来,它已成为中国古代最流行、最实用的取火工具,钻木取火逐渐被淘汰。
[img]62914[/img]
火镰插图
镰刀取火是一套完整的工具,由四个部分组成:一小块长条形火石(赭石);一小块微弧形钢板用于撞击赭石;用天鹅绒纸或草纸卷成的天鹅绒纸卷应保持干燥并用于点火;一个圆柱形的双缸插头可以插入天鹅绒纸卷和一个长长的萤石。
火镰取火时的步骤如下:
从筒插中取出赭石、火绒纸卷。火绒必须放在下面,在上面,靠在一起,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拿着钢板,用侧面猛击水平的火绒。请注意,这里需要连续几次快速猛击,击石发出点火星,会不断地倾注到火绒上。然而,火绒可以在一瞬间冒烟,然后变红,然后用嘴轻轻吹气,增加一些氧气,火绒会燃烧成明火。这种方法非常有效,比钻木取火更简单方便。
[img]62915[/img]
镰刀取火示意图
三是利用阳光取火
古人直接用阳光点火,称为阳火。这种方法的发明表明,当时人们对“光”的物理特征有了充分的了解。这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辉煌一页,在世界科技史上也享有盛誉。
根据历史记载,阳火又称金火、夫火、火火、阳符,它们都是指用铜镜直接照射在阳光下取火。取火铜镜必须是抛光凹铜镜,在阳光下,太阳反射铜镜,光线集中在一点(这与当前凹凸镜聚焦原理相同),这个亮点可以产生高温,易燃放置在光点下,很快就会燃烧,此时只需要吹就可以使易燃点燃。
[img]62916[/img]
阳燧铜镜
结束语:
钻木取火、镰刀取火、阳火取火、火折取火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只能引起火星,而不是火焰。从火星到产生火焰,还需要一个氧气输送过程。这些火灾过程变化缓慢,让人感到非常不方便。因此,后来发明的火柴可以迅速引起火焰,成功取代上述火灾方法已成为打火机发明前最重要的火灾方法。
古代的取火方法有哪些?取火方法是如何一步步进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