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坛有很多成名的例子。本期要告诉大家的李密就是其中之一。他的著名作品是《陈情表》,每年入选中学教科书。市场上一直有这样一句话:
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不流泪不忠,读李密的《陈情表》不流泪不孝
[img]61942[/img]
将李密的《陈情表》与《出师表》相提并论,可见其文坛地位。公元263年,蜀汉被司马昭摧毁,40岁的李密成为亡国之臣。公元263年,司马昭爱才,下令李密为王子洗马。李密写了这张《陈情表》,说他想为祖母服务,不能当官。写了475个字,可谓字字攻心,不仅感动了满朝文武,晋武帝也感慨万千。看完这篇文章,晋武帝赏了李密两个奴隶,命人按时给祖母送去物品,这样祖母就可以安天年了。
[img]61943[/img]
说到这里,《陈情表》确实是文坛的一篇奇文,但事实上,李密一开始就撒了“弥天大谎”。李密在蜀汉当官时是尚书郎。这时,他已经30多岁了。他多次出使吴迪,去了好几个月。如果真的像他在《陈情表》里说的那样,他的祖母在家里没有人照顾他,80多位祖母当时是怎么生活的?
@ 据史料记载,李密的祖母年纪大了,孝顺祖母是真的。但回到家后,他并没有全心全意地照顾家人。在此期间,他去山东拜访了几个月的朋友。以上两点证明,李密说他需要回家照顾祖母,祖母不能没有他照顾他。这真是个谎言。他只是不想成为一个大臣和两个主人。
[img]61944[/img]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一向聪明的晋武帝相信这篇文章,为什么这篇文章能欺骗皇帝和满朝的文武呢?只是因为李密真的太聪明了。我在学校的时候不明白个人原因。让我们在本期中找出原因:
@ 他抓住了皇帝好面子的心理。在《陈情表》一文中,李密为了打消皇帝的戒心,用了29个“臣”字,说虽然他曾经在蜀汉当过官,但他已经被说服了。最后,他用了“臣不胜犬马恐惧”,这给了皇帝足够的面子。
[img]61945[/img]
@ 他显然不想当官,但他却把自己写得很无奈。"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坚,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大臣们的进退真的很尴尬。”李密的意思是他终于读了这么多书,想有所作为。现在,由于祖母的事情,他别无选择,只能担心。这其实是给皇帝的台阶,我不当官是有原因的,你放过我的理由我也给你找。
第三,他用“孝”字给皇帝扣上了高帽子。“抓奉圣朝,沐浴清化”、“伏唯朝孝治天下”等句子都是给皇帝的,等着他钻进去。皇帝真的很难拒绝这么高的帽子。如果他拒绝了,他说的话自然会站不住脚。
[img]61946[/img]
抓住以上三点后,李密成功了。晋武帝很聪明。原来,让李密当官只是为了赢得蜀汉老臣的心,而不是真的想重用他们。李密的《陈情表》一出来,晋武帝就大作文章,让世人知道他有着温柔和同情才华的风度。
后来,李密的祖母去世了,他只是一个芝麻官员,最后在64岁时死去。在古代,有许多以“孝顺”为主题的诗。李密能够在这篇文章中脱颖而出,不仅他有文采,更重要的是,他抓住了读者的心理,非常机智。用现在的话来说,他甚至说谎是如此合理。
李密的《陈情表》有哪些错误?皇帝为什么没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