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智慧和道德品质的化身,他似乎是一颗明星。他的哥哥诸葛亮在诸葛亮的光环下似乎很普通,给我们一种平庸的感觉,除了诸葛亮的哥哥什么都不是。事实上,诸葛亮在江东也取得了成功,或者比诸葛亮更成功。
《三国志》载:诸葛瑾(公元174-241年)字子瑜,琅琊都(今山东临沂)人,博学多才,诚实君子,事母至孝。而弟弟诸葛亮(公元181-234年)为匡扶汉朝献身53岁积劳成病而死于五丈原。然而,作为哥哥,诸葛瑾在江东一直身居高位,过着轻松的生活。她比诸葛亮长7岁,比诸葛亮晚死7年,直到67岁结束。她死前被要求简化葬礼。
自强不息
父亲诸葛贵去世时,诸葛亮8岁,诸葛瑾只有15岁。年轻的诸葛亮和最小的弟弟诸葛亮都投奔了叔叔诸葛玄,诸葛瑾不想把叔叔放在篱笆下。一个15岁的男孩今天也是未成年人,或者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或者不知道天高地厚,或者我要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大。...面对茫茫未知的旅程,诸葛瑾开始了他的人生。
这个盲流少年来到江苏曲阿(镇江),当时属于孙氏集团辖区。诸葛瑾在这个地方住的时候,因为胸怀宽广、诚实、淳朴而出名。诸葛瑾不仅在父母还活着的时候孝顺,而且在父母都死后,他仍然像母亲一样抚养着与自己无关的继母。
诸葛瑾凭借自己的个人修养和渊博的知识,结识了孙权的姐夫洪咨。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一个人的孝顺和正直是一个好性格。在与诸葛瑾接触一段时间后,这位高大的洪咨深深地被诸葛瑾的才华和知识所印象深刻,令人惊叹。当时,江东正在招募人才。洪咨向孙权推荐诸葛瑾。后来,诸葛瑾又遇到了鲁肃。鲁肃和洪咨一样,非常欣赏和欣赏诸葛瑾的才华,并向孙权推荐他。
然后,诸葛瑾有很多朋友,大家都向孙权推荐了同一个人——诸葛瑾。孙权也想知道诸葛瑾是什么神圣的。赢得了他高层的一致赏识!
最后,在周围人的影响和推荐下,孙权遇到了传说中的天才诸葛瑾。经过一番畅谈,孙权也非常肯定和欣赏诸葛瑾的才华和人格魅力,并立即留下来供自己使用。此时,诸葛瑾和鲁肃一起成为孙权的客人。
那一年,诸葛瑾26岁,这个草根是奇才牛人吗?
[img]56146[/img]
抱朴守拙
诸葛瑾曾在文职中担任南郡太守,领导豫州牧;他曾担任武职中的左将军、将军、左都护等。从这些简历来看,诸葛瑾是文武全才,尤其是将军的地位,是今天最高级的军衔,可以说连诸葛亮都自愧不如。
三国时期,如果诸葛金光靠个人人格魅力修养是不够的,那么就必须有能为人臣的文学战略。虽然我们找不到直接的历史资料来证明诸葛瑾向孙权提出建议,但孙权是18岁接管父亲和兄弟基业并掌管东吴53年的最高领导人。从他重用周瑜、鲁肃、吕蒙、鲁迅等能人的角度来看,诸葛瑾光很难培养良好的性格,没有真正的天赋和实践。
“抱朴守拙”是道家思想所倡导的,也就是说,一个人虽然有能力,却不暴露自己的优势,而是隐藏自己的优势。这样的人自然是有大智慧的人。诸葛瑾应该是这句话的实践者。在《三国演义》中,他要么不做事,要么不做事,在非凡的岗位上取得了平凡的成就。
诸葛瑾在江东经历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惊心动魄的事件,如赤壁之战、南征交州、合肥之战、关口之战、孙刘联姻等。几乎所有的胜利、好消息和快乐。他的奇才似乎根本没有任何计划可以载入史册。也许诸葛瑾是第一个使用微信个性签名的人——“别人怎么想我都无所谓,做你自己”。
无论一个人有多完美,都无法避免别人的嫉妒、嫉妒和仇恨。诸葛瑾的弟弟诸葛亮投奔刘备,在汉营集团担任军师重要职务,诸葛瑾经常作为大使出使汉营或与刘备沟通。有人用这些东西向孙权报告;“主人,俗话说‘打仗靠兄弟,打仗靠父子兵’。诸葛瑾出售了刘备的领土,并与刘备进行了沟通。此外,他的兄弟在刘备手下被重用。诸葛瑾为什么不通敌卖国求荣?”
孙权立即回答抱怨的人说:“子玉永远不会背叛江东。他永远不会为我做任何对不起的事,就像我永远不会为他做任何对不起的事一样!”可以看出,孙权对诸葛金的信任完全超出了君主和大臣的范围,就像心灵的朋友和兄弟一样。他很清楚诸葛金和诸葛亮都很忠诚,即使他们见面,他们也从不谈论私人事务。
[img]56147[/img]
无为而无为
作为一个大臣,他一定知道“陪君如虎”。皇帝说翻脸比翻书快。据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情。诸葛瑾,一个没有背景、没有资产、没有工作经验的盲流,可以走进东吴高层集团,赢得孙权最高领导的青睐。难民诸葛瑾一定有两把刷子。
虽然“良药有利于疾病,忠诚有利于行动”。君主会犯错误,作为一个大臣,他必须向君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这在古代被称为“直接建议”。但每个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也就是说,当你“直接建议”最高领导人时,你仍然必须注意方法和语言分寸,不仅要履行大臣的义务,还要考虑君主的脸。
诸葛瑾可能是心理学家的鼻祖。例如,当孙权要求诸葛瑾讨论“吴计划”时,诸葛瑾用非常平和的语气与孙权讨论;他只是粗略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从不直言不讳地强加给别人。当讨论意见分歧时,诸葛瑾立即转移话题,不纠结于双方纠纷的矛盾。
诸葛瑾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一边,而是等了一段时间,然后以旁敲侧击为例,然后向孙权解释自己的观点。这样,与孙权的沟通似乎是一个自然愉快的聊天过程,而不是试图说服和灌输对方。孙权经常觉得听了诸葛瑾的分析后,他突然感到开朗。
有一次,孙权手下有一位名叫殷模的大臣,他犯了一个错误,犯了孙权的刀刃。孙权非常生气。看到殷模的头要搬家,许多大臣都为他求情。因此,我们越求情,孙权的脸就越丑,他就越有决心杀死殷模。
几天后,当孙权看到诸葛金还没有发表声明时,他问诸葛金为什么一句话也没说。诸葛金迅速站起来回答说,他和尹模都逃避了战争,离开了家乡,来到江东接受了明主的礼貌和恩惠。我们应该互相监督,共同进步,以报告主人的善良。出乎意料的是,尹模犯了一个错误,我责怪自己认罪太晚了,自然不敢说什么。
孙权被诸葛瑾的真诚所感动,特别赦免了殷模。
三国的故事就是战胜别人,征服世界,创造英雄。只有诸葛瑾是一个反英雄主义传说,征服自己的自私杂念,像春风化雨一样帮助别人。
诸葛瑾作为诸葛亮的哥哥,天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