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的原因和著名的观赏地点,
什么是雾凇?
雾凇,俗称树挂,是一种罕见的自然奇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蒸气直接凝结,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
雾凇不是冰或雪,而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未凝结的水蒸气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
[img]55956[/img]
雾凇的形成需要很低的温度和充足的水蒸气。同时,更难得具备这两种形成雾凇的极其重要和矛盾的自然条件。
雾凇是如何形成的?
雾凇是一种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的冰层,附着在地面物体的风面上。它也是由过冷的水滴凝结而成的。当过冷的水滴与相同低于冻结温度的物体碰撞时,会形成雾凇。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物体并立即凝结成固态时,会形成雾凇层或雾凇沉积物。
雾凇形成的恶劣条件首先是冬季寒冷漫长,空气中有足够的水蒸气。@ 雾凇的形成要求是晴天少云,静风,或者风速很小。空中的云就像地球上的被子。夜间有云时,会削弱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温度降低缓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不会凝结。
[img]55957[/img]
如果被子被掀开,热量会散发出更多,降低地面温度,为水蒸气的凝结提供必要条件。强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它总能吹散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散的冰晶。即使是包围在一起的雾凇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保证水蒸气凝结成雾凇。
一般来说,在冬天,晴天和静风或微风天气同时出现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此外,当有冷却雾时,特别有利于地面物体上冰晶的生长。此时,白色冰花在电线和树枝上形成,称为“雾凇”。
有雾,温度高于0°当C时,雾滴附着并聚集在树叶或其他物体上,称为“雾凝”,这是森林中最常见的。
雾凇在哪里可以看到?
吉林雾凇
吉林雾凇发生在吉林松花湖下游沿岸,大坝丰满。它是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条件和温暖的河流相互作用的雪柳现象,由潮湿的水雾直接凝结成华为霜晶体,附着在堤岸边的树木上。
[img]55958[/img]
吉林雾凇仪态万方,魅力独特。每当雾凇来临,吉林松花江岸十里长堤“突如一夜春风,千树梨花盛开”,柳树结银花,松树盛开银菊,将人们带入风景如画的仙境。
这里有“寒冷的气氛和温暖的河流”,这是由于相互矛盾的自然条件。吉林冬季气候寒冷,早晨气温一般低至零下20-25℃。虽然松花湖上有1米厚的冰,但松花湖大坝底部丰满的水电站闸门释放的湖水温度为零下4℃。这25-30℃的温差使得湖水一出门,浓雾就像一个锅。
雾凇岛
吉林雾凇是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雾凇岛是中国著名的雾凇风景区,位于吉林省北35公里的乌拉街镇韩屯村南1公里。它是松花江上自然形成的江心岛。它以其厚重持久的冬季雾凇和美丽的树木而闻名于国内外。
松花江下游的雾凇岛以其众多的雾凇和美丽而闻名。它被河水包围着。冷热空气在这里相交。冬天,树几乎每天都挂着,有时几天都不会掉下来。岛上的曾通屯是欣赏雾凇的最佳去处。有人说“欣赏雾凇,去曾通”。
这里的树很奇怪。沿江的垂柳上覆盖着白色晶莹的霜花。河风吹着银丝,天地白茫茫,就像被世界遗忘的仙境。远处,一行白鹭穿过丛林,留下了宁静的天空。
库尔滨雾凇
黑龙江伊春库尔滨河流域雾松周期长,可达4个月,雾凇每天停留10小时。库尔滨水电站下游沿岸雾凇林面积300平方公里,长达15公里。
库尔滨水库的水电站每天释放摄氏度以上的水。这条河一年四季都没有冻结,形成了浓雾,与冷空气融合,形成了一个壮观的雾凇场景,就像童话世界一样。雪地无边无际,银装素裹。
库尔滨河是一条由山地平原和山脉共同拥抱的河流。每天早上,河谷两岸都挂满了雾凇。东岸的悬崖像刀一样巍然屹立。河里的岩石参差不齐。西岸的火山岩散落着银雪,就像孩子们手中的棉花糖。人们无法忍受触摸,许多摄影师在这里“弯腰”。
雾凇的原因是什么?雾凇最好的观赏地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