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等级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往下看。
台风是赤道以北、日界线以西、亚洲太平洋国家或地区对热带气旋的分类。在气象学方面,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定义,热带气旋中心的连续风速达到12级,称为飓风(Hurricane)或者其他在地近义词。西北太平洋地区使用的近义词是台风。
[img]55717[/img]
世界气象组织和日本气象厅都将其视为热带气旋的最高水平,但一些气象部门将根据需要设置更高水平,如中国中央气象台和香港天文台的强台风、台湾中央气象局的强台风、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超台风。
从广义上讲,“台风”一词并不是一种热带气旋强度。在台湾、日本等地,中心连续风速超过17.2米的热带气旋(包括世界气象组织定义中的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被称为台风。
在非正式场合,“台风”甚至直接指热带气旋本身。当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达到热带风暴的强度时,该地区专门负责气象中心(RSMC)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的日本气象厅的编号和命名。
台风形成的原因
台风起源于热带海面,温度高,大量海水蒸发到空气中,形成低压中心。
[img]55718[/img]
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本身的运动,流入的空气也会旋转,形成逆时针旋转的空气漩涡,即热带气旋。只要温度不下降,热带气旋就会越来越强,最终形成台风。
台风等级划分
过去,中国习惯称热带气旋形成在26℃以上热带洋面上(Tropical
cyclones)对于台风,根据其强度,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级台风六个等级。自1989年以来,中国采用了国际热带旋风的名称和等级标准。
根据中心附近最大的风力,国际惯例分为:
热带低压(Tropical depression),最大风速6~7 级,(10.8~17.1 m/s);
热带风暴(Tropical storm),最大风速8~9 级,(17.2~24.4m/s);
强热带风暴(Severe tropical storm),最大风速10~11 级,(24.5~32.6m/s);
[img]55719[/img]
台风(Typhoon),最大风速12~13级,(32.7~41.4m/s);
强台风(Severe typhoon),最大风速14~15级(41.5~50.9m/s);
超强台风(Super Typhoon),最大风速≥16级(≥51.0m/s)。
台风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划分台风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