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凌晨和晚上发生的雾大多出现在空气处于或接近饱和状态下,随着相对湿度值的逐渐降低,雾次数会迅速降低;当相对湿度低于95%时,将不再产生雾。中午,雾次数随相对湿度的降低而变化不大。当相对湿度低于88%时,仍可发生雾。将详细解释~
[img]54420[/img]
强逆温层雾是大气处于稳定层结状态的凝结现象。在海雾形成过程中,低层大气通常存在逆温层。它就像一个看不见的盖子,阻止水蒸气向上扩散,抑制低层大气的对流发展,使水蒸气和凝结核在低空积聚,极有利于雾的形成。
在稳定的雾中,最典型的温度垂直廓线是雾中的微弱冷却和等温,而逆温则在其上。平流雾上逆温的出现率约为90%。通常,逆温强度越强,逆温层厚度越大,常见逆温层厚度约为400-500米。
海雾的形成往往与一定的天气系统活动有关,特别是在高压区域,最有利于雾的生成和维护。虽然雾在高压区域很常见,但其他天气系统也有一定比例的雾。
海雾的分布
虽然世界各地的海雾种类繁多,但其中范围广、影响严重的是平流冷却雾。以中高纬度大西洋纽芬兰岛为中心,以北太平洋千岛群岛为中心的两个带状雾区最为显著,以南印度洋爱德华王子群岛为中心的带状雾区也非常突出。
二是大洋东岸低纬度信风带上游的雾,如太平洋东岸的加利福尼亚外海和秘鲁外海,大西洋东岸的加拿利群岛以南的海域和纳米比亚外海。这些海域的海雾大多在春夏流行,尤其是在夏季。其特点是雾浓,持续时间长,严重雾可持续1~2个月。
平流蒸发雾多见于冷季的副极地或冰山和流冰的外缘水域。雾层薄,形似炊烟。然而,当它在春秋两季与中高纬度水域的平流冷却雾交替出现时,往往会形成大面积的浓雾区。
[img]54421[/img]
至于散布在世界各地海域(或湖泊)的零星雾区,大部分都是区域性的,难以形成系统,不一定属于同一雾型。
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海雾分布不均匀,季节也不完全相同。渤海海雾只出现在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沿海水域;黄海基本上有雾;东海雾主要出现在中国沿岸,日本西南部和琉球群岛几乎没有雾;南海雾仅限于中国沿海水域。
山东半岛东岸,朝鲜半岛西岸,舟山群岛
三个多雾中心。海雾时间变化,南海始于1月中旬,终于4月中旬,雾期为3个月;台湾海峡始于2月中旬,终于6月中旬,雾期为
四个月;东海始于三月,终于在七月中旬。雾期为4~五个月;黄海始于三月中旬,终于八月中旬,雾期为五个月。
可见,在空间分布上,雾区随纬度的增加而扩大;在时间变化方面,雾期也随纬度的增加而延长。至于近海水域,岛上的雾比岸边的雾多。
海雾的影响和危害
每年冬天到春天,当气候逐渐变暖时,海雾就会随之而来。海雾在海上和沿海地区都会对交通、海洋捕捞、海洋开发项目和军事活动产生不良影响。据统计,海上船舶之间80%的碰撞事故是由雾引起的,雾中的盐对建筑物的侵蚀不容忽视。
雾对海上生命财产安全和海上清洁水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海雾是一种灾难性的天气。海雾预报不仅对海上和沿海地区的交通、农业和渔业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海军和航空部队尤为重要。
介绍了海雾的分布 海雾的影响和危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