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隆政变是唐隆元年6月庚子(710年7月21日)共同发起的宫廷政变,由李丹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于帝都长安城共同发起。李隆基以禁军杀害魏后和安乐公主,彻底消灭了韦氏集团。政变的结果是,即位不到一个月的李重茂退位,李丹复辟为唐瑞宗,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太平公主的权力更强大。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g]53899[/img]
背景
李贤在神龙革命复辟后,纵容与他共患难的妻子魏后,导致魏后一族逐渐掌握了朝政权力。在魏后和赵荣上官婉儿的帮助下,吴三思被列为首相,在朝廷中形成了以魏为首的武魏专政集团。他们大肆打压了神龙革命的功臣,如张柬之、敬晖等,加剧了李唐其他皇室之间的矛盾。首当其冲的是王子李重俊,他不是魏后亲生的,安乐公主和她的丈夫吴崇训(吴三思子)经常侮辱他,想夺取王子的位置。707年7月,李重军发动兵变,杀死武三思父子,但由于皇帝仍是中宗,羽林军倒戈,最终兵败被杀。虽然吴三思死了,但魏后的势力更强大了。当时世界不稳定,水旱灾害很多。魏后等人压制反对势力,培养亲信,政治混乱。此时的朝堂,魏后及其集团虽然大权在握,但对其痛恨不已。
经过
韦后临朝
唐隆元年(710年)6月,唐中宗李显暴死。外界传魏后,他和安乐公主下毒,暗杀李显,朝野上下人心慌。魏后想临朝摄政。她帮助李重茂登基,改元唐隆,并将南北衙禁卫军交给魏家子弟。她独占权力的心是显而易见的。
结果
李隆基率军进宫时,上官婉儿手里拿着灯笼带领宫人迎接,并将她起草的李贤遗诏底稿带给刘幽。刘幽求她向李隆基求情。李隆基不同意,下令将上官昭容斩首。
这时,李重茂住在太极殿里。刘幽求对大家说:“大家都约好今晚把相王当皇帝。你为什么不早点决定呢!”李隆基急忙阻止他,命令士兵们捕捉宫殿和守卫宫殿各门的韦氏人。那些通常被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也一起斩首。黎明时分,宫殿内外都平静了下来。
唐隆元年6月21日(710年7月22日),李隆基出宫拜访李丹,磕头感谢自己起事前没有告诉李丹的罪行。李丹含泪拥抱李隆基说:“大唐宗庙的保存,都是你的功劳!”李隆基带领军队迎接李丹入宫协助李重茂。
李隆基下令关闭首都门和所有宫殿门,然后派万骑兵分别搜查魏家的亲属和徒弟党。魏文在东市北部斩首了王子少保和同中书门下的三品。中书令宗楚客穿着丧服,骑着一头黑驴逃跑。当他到达通化门时,守门员认出了他。士兵对他说:“你是宗尚书!”之后,他摘下孝帽,斩首了他。他的弟弟宗晋清和他一起被杀。
[img]53900[/img]
来到安福门安抚人民,李旦侍奉少帝。起初,赵履温毫不犹豫地耗尽了国家资金来赢得安乐公主的青睐,无休止地为安乐公主建造了第一座房子和花园,甚至用手按住紫色官服,用脖子开着公主的牛车。安乐公主被杀后,赵迅速跑到安福楼下跳舞,呼唤万岁;声音没落,李丹下令万骑兵斩首。人们早就因为赵履温多次增派劳役而恨他入骨,此时见他被杀,便争相割下他尸体上的肉,转眼间只剩下一副骷髅。秘书长汴王李勇的妻子是魏后的妹妹崇国夫人,他和御史大夫窦从一分别砍下妻子的首级进献给相王李旦。李勇是李凤的孙子。听到李隆基起事的消息后,他的家人劝他逃跑。他回答说:“作为一个朝廷大臣,我怎么能不去呢?80岁时,他走出家门,来到街上,被乱兵杀害。此时,李隆基已派人将马秦客、杨均、叶静能枭首示众,并将魏后暴尸街头。崔日带兵到北京南部的杜曲杀死了韦氏家族的其他成员,甚至还在襁褓中的婴儿也没有放过。许多住在杜曲的杜氏家族被冤枉杀害。
后续
唐龙元年6月23日(710年7月24日),太平公主逼李重茂退位,李丹为唐瑞宗登上宝座,改元景云。三天后,李隆基被立为王子。虽然政变结束了魏皇后集团对法庭的控制,但它取而代之的是太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对抗,而瑞宗无法处理这种情况。在景云三年(712年),他为唐玄宗让位。
唐玄宗先天两年(713年)七月发兵,杀死了太平公主,最终结束了中宗朝以来朝局多年的混乱局面。
评价
王夫之:临淄王之朱韦氏,不启相王,豪杰之识,有与君子相合的人,这类人也是如此。臣受命于君,子受命于父,不敢专雁,正也。信仰者不逆理,成事者不愧于心,君父虽然加以尤为不避。唯豪杰以心为师,断之于事,夫君子之靖是以心为制义者,也就是如此。至于圣人,舜之不告而嫁也是如此。理者,出生在人之心的人,心是不合理的,所有的理都是不合理的。因此,英雄不能为圣贤所拥有,没有英雄的知识也可以为圣贤所拥有。
唐隆政变是什么?李隆基是如何发动唐隆政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