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在位期间,唐朝的文化、政治、外交和经济都达到了顶峰,创造了开元的繁荣时期。同时,唐玄宗在科技和外交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唐垂拱的第一年(685年)8月,李隆基出生在东都洛阳。天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魏少卿、泸州(今山西长治)不驾。唐龙元年(710年)6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龙政变”,杀害魏后集团。李丹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后来,太平公主被杀,获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唐玄宗在位初期,在政治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他勤于政治,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混乱。无论如何,他任命姚崇、宋静等贤者,努力创造唐朝的繁荣时期——开元的繁荣时期。
[img]53883[/img]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至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志和武则天的孙子,唐瑞宗李丹的第三个儿子,也被称为李三郎,母窦德妃。天生元年(712年)至天宝15年(756年)。他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帝。他是唐朝最长的皇帝,也是唐朝最繁荣的皇帝。
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听说一行和尚学识渊博,特别精通天文历法,就是招他去京师。为了备顾问,他专门把一行放在宫殿的光太殿里,多次拜访他,询问治国安民的方法。
科技
开元九年(721年),唐玄宗命令一行改造新历,以纠正旧历的错误。一行首先制作了黄道游仪,以确定黄道的进退。然后,一行用它来测量28宿和天体北极的度数。在实际测量中,发现28宿的位置与古籍记载的位置不同,证明了恒星的位置是不断移动的。这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在1718年提出恒星自己的理论早了近一千年。
一行的另一项科学成就是第一次测量子午线的长度。开元12年(724年),唐玄宗命太史监南宫表示,测量南北地区的阴影和北极高度,测量阴影差距与距离的比例不固定,证明了过去“千里之王,一寸阴影差距”理论的谬误。
一行利用自己设计的“覆矩图”仪器和勾股图计算,得出南北相距351里80步(约129.22公里)、北极高度相差一度的结论。一行等人实地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这不仅是中国天文史上的创举,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次。虽然测量的子午线长度不是很准确,但它类似于现代测量的数字(111.3公里),方法也很科学。
[img]53884[/img]
《大衍历》的写作是唐代天文历法领域的一项新成就。一行在研制成黄道游仪的基础上,参照历代历法,考其得失,于开元十五年(727年)写草稿。一行病逝后,特进张说、历官陈玄景继续编次,次年写上奏,开元十七年(729年)开始颁发新历。《大衍历》提出了一个比较正确的“定气”概念,计算出与农时相对应的二十四节气。从汉初的《太初历》到唐高宗的《林德历》,共有23家,虽然接近天体的运作,但并不像《大衍历》那样准确,“靠数之法并不容易。后人虽有改作者,但都只是依仿而已。
。
外交
唐玄宗时期,国力强,中外交往频繁。高丽、新罗、百济(均在朝鲜半岛)、日本,林邑(今天越南)、泥婆罗(今尼泊尔)、(今缅甸)、赤土(今泰国)、真腊(今柬埔寨)、室利佛死(今印尼苏门答腊)、诃陵(今印尼爪哇)、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大食(今阿拉伯)、波斯(今伊朗)和其他国家与唐朝有广泛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使节、贵族、商人、学者、艺术家、僧侣、游客众多,不断来到唐朝。
唐朝的使臣、僧侣、商人也是无尽的。有70多个国家与唐通使交好。唐代,红鹿寺接待各国使节客人,在各地设商馆招待外商,设市监局、市造船司负责对外贸易。唐代对外贸易的重要城市是长安、洛阳、扬州、广州、兰州、凉州、敦煌。长安特别有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聚集在这里。许多外商在“西市”经营商店并长期居住。国子监管接受了许多外国学生,长安有4000-5000名“胡人”。
开元盛世时期,李隆基的科技和外交措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