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粽子是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也是广东的传统小吃之一,节日习俗。下面是详细的介绍,让我们来看看!
广东粽子有金字塔形、条形、三角锥形等。咸肉粽、肥皂粽、豆沙粽等主要品种,其中咸肉粽最受欢迎。咸肉粽子主要由糯米、五花肉和绿豆制成。有些还将加入咸蛋黄、蘑菇、虾、瑶柱、栗子和花生作为馅料。它尝起来又咸又好吃,味道更好。广东粽子包括肇庆包蒸粽子、台山粽子、东莞道角粽子、中山芦兜粽子、潮汕双煮粽子球、客家灰水粽子、湛江蛤蜊粽子。
[img]53789[/img]
特色
咸肉粽子:它是广东最常见的粽子。它是三角形的。主要由去皮的绿豆和肥猪肉制成。糯米是主要原料。它是用粽子叶和水生植物包裹的。咸肉粽子的馅料很丰富,有些还会加入咸蛋黄、蘑菇、虾、瑶柱、栗子、花生等。
蒸饺:是广东肇庆的特产。它用冬叶和水生植物包裹,每个重约0.5公斤。馅料主要是糯米、脱衣绿豆和猪肉,或者加入咸蛋黄、蘑菇、虾、瑶柱、栗子和花生作为馅料。~8小时可食,热食清香扑鼻,入口松滑甘香。
肥皂水饺:传统的肥皂水饺不加馅料,在糯米中加入一点肥皂水,直接用冬叶包裹就是肥皂水饺。水饺最大的特点是米粒不粘不散,肉色金黄透明,脆口不腻。吃的时候蘸蜜糖或者白砂糖,口感清爽有弹性,有淡淡的水香。高州建水粽都是民间做法,是粤西风味,很纯正。据介绍,加肥皂水的粽子存放时间相对较长。而且吃少量的肥皂可以平衡人体的pH值。此外,水饺口感顺滑,不油腻。
豆沙粽子是三角形的,需要糯米一斤,豆沙200公克。看起来像薄三角形的豆沙粽子,至少需要16片粽叶和8条粽子。
[img]53790[/img]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的另一个传统习俗。粽子,又称“角小米”、“筒粽”。它历史悠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小米就被用野生叶子(水竹叶)包裹成牛角形,称为“角小米”;用竹筒密封烘烤,称为“筒粽”。东汉末年,将小米浸泡在草木灰水中。因为水中含有碱,小米被用野生叶子包裹成四角形。它被称为广东碱水饺。
在晋朝,粽子被正式定义为端午节食品。此时,除糯米外,粽子的原料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被称为“益智粽子”。大米与动物肉、栗子、红枣、红豆等混合,品种增加。粽子也被用作交流的礼物。
唐代粽子用米“白莹如玉”,形状呈锥形、菱形。“大唐粽子”记载在日本文献中。宋代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一首诗“时在粽子里见杨梅”。这时,还有一则广告,用粽子堆成亭台楼阁、木车牛马,说明宋代吃粽子已经很时尚了。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装材料已经从野生叶子变成了竹叶。后来,用芦苇叶包裹的粽子出现了。豆沙、猪肉、松仁、枣子、胡桃木等附加材料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直到今天,每年5月初,中国人都会浸泡糯米、洗粽叶、做粽子,其设计和颜色品种更加多样化。从馅料的角度来看,北京枣棕多包枣;南方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流行了几千年,并传播到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端午节吃粽子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南方粽子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