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在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国内各地的端午节习俗活动。
[img]53771[/img]
广东
端午节自古以来就是广东一个热闹、隆重、喜庆的节日。广东端午节有很多习俗,主要包括挑龙舟、吃粽子、插艾草、看龙舟、龙舟饭、点睛之笔、拜神祭祖、祈福消灾、打午饭、聚午宴、放风筝、洗草药水、浸龙舟水等。广东人过端午节很有节奏感,节日习俗内容丰富。南方江河水网纵横,水上竞技历史悠久。
江苏
除了划龙舟,江苏的端午节习俗主要包括粽子、雄黄酒和五黄宴。节日装饰包括五毒图片、菖蒲和艾叶、钟馗雕像、手臂彩线、丝线粽子、五毒衣服、虎头鞋、香包等。武进有夜龙舟戏。晚上,龙舟周围挂着小灯竞渡,还有小鼓的歌声。
浙江
端午节是浙江人民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文化习俗多样的特殊节日。一般来说,祭祖、竞龙舟、吃粽子、祭龙头、点龙眼、披红、挂菖蒲艾叶、系五色丝、喝雄黄酒、吃五黄、佩香包、采百草是一种常见的习俗,但各地的习俗内容或细节存在差异。
河北
北平避免端午节打井水,经常在节前吸烟,据说是为了避免井毒。市场小贩也在端午节卖樱桃桑椹。据说他们在端午节吃樱桃桑椹,但他们一年四季都不会误吃苍蝇。“五毒蛋糕”出售在各种炉子食品店,即五种有毒昆虫图案的蛋糕。
山东
山东邹平县端午节,每个人早起都需要喝一杯,据说可以避免邪恶。日照端午节给孩子们缠着五条线。在临清县端午节,7岁以下的男孩带着符号(麦米项链),女孩带着石榴花,穿着母亲做的黄布鞋,用刷子画着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上用露水洗脸。
山西
端午节吃粽子是山西省城乡人民的传统习俗;端午节的第一天就习惯了做粽子。传统粽子以小米为馅,配红枣,外包芦叶,吃时拌糖。喝雄黄酒也是山西民间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主要用于预防疾病和解毒。
陕西
陕西省兴安州端午节,当地官员带领官僚观看比赛,称之为“踏石”。兴平县端午节用丝绸缝小米,下面缝一个小娃娃,叫做“玩娃娃”。同官县端午节用蒲艾和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甘肃
甘肃静宁州端午节采摘玫瑰,用蜂蜜腌制。镇原县端午节赠送新婚夫妇香扇、罗琪、毛巾帕、艾虎。漳县,牧童祭山神。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山”。高邮的端午节很特别。有百索、五毒、贴符、放黄烟、吃“十二红”等习俗。孩子们挂着“鸭蛋络子”,也就是说,他们选择漂亮的鸭蛋,把它们放在彩线形成的络子里,挂在胸前。
四川
四川石柱有“端午节老板”的习俗。四个人用两根竹竿举起一张铺着红毯的大方桌,用竹条编织一个骑虎的道士,敲锣打鼓,在街上游行。在过去,川西也有端午节“打字”的习俗。在绵阳和遂宁的一些地区,有端午节吃面条的传统[类似于饺子,用面条和馅料烹饪],具体的起源需要验证。
江西
江西省建昌府午节用百草水洗澡,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饮用,称之为“开眼”。
[img]53772[/img]
湖北
湖北省黄冈市端午节,巴河镇迎接诺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宜昌市秭归县端午节竞渡,但5月13日、14日、153日,还有祭祀、招魂等纪念屈医生的活动;这一天也有晒水给孩子洗澡的习俗。5月15日又称“大端午节”,5月25日又称“末端阳”。吃粽子喝蒲酒和端午节一样。
湖南
湖南省游仙端午节,孕妇家富人用花币酒吃,穷人准备鸡酒,用竹夹钱祈求龙舟龙头前的安产。岳州府竞渡认为这是一场灾难和一场疾病。草船泛水也被称为“瘟疫”。
福建
福建各地的端午节习俗主要包括煮饺子水洗身、熏黄烟、送鱼、教唆舞蹈、赛龙舟、系五色丝线、兰花水浴、采草药作为午茶、祖先崇拜、水抓鸭、吃桃子、吃饺子、吃油炸堆、吃一碗太平燕等。
海南
每逢端午节,海南除了包粽子、吃粽子外,还有洗龙舟水、赛龙舟、祛五毒、祭祖等传统习俗。《崖州志》记载,“五月端午节,保平有赛龙船之举。为角粽,祭祖,相馈遗。采芦花、香草、菖蒲艾,浸水供神,洗澡。或者折断艾,悬门辟疫。
台湾
台湾和大陆一样,端午节最热闹、最热闹的是划龙舟。台湾各地的主要河流在端午节举行了盛大的龙舟比赛。台湾端午节有“洗苦草”的习俗,用苦草、菖蒲、艾瑞等烧水洗澡,消除一切疾病;有些地方可以用“中午水”洗澡。
端午节在中国各地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有什么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