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是南宋初年投降派的首领。公元1129年9月(建炎三年),金兵渡江南入侵,宋高宗率臣僚南逃。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10月到越州(今浙绍兴),然后逃到明州(今浙宁波),从明州到定海(今浙镇海),漂泊到温州(今浙江)。
夏金兵撤离江南四年后,他才回到绍兴府(今浙绍兴)、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等地后将临安定为南宋都城。
[img]53436[/img]
据说当时的迁都是经过三次反复争论才确定的。
在分析了宋金双方的军事形势后,得出结论:“今天的事情,战争是不够的,和平是不够的。”一方面,金兵到处积极进攻,宋军总是被动防守,这是当时战争形势的长期形势。建康靠近前线,不如杭州位于后面,更安全。浙江西部的水网交错不利于骑兵活动。杭州有这个自然的屏障,为统治者增加了安全感。
另一方面,自唐宋以来,杭州迅速崛起,成为“东南第一州”。这种相当大的城市体系和相对较强的物质基础正是国家首都所必需的。
史书云:钱塘之胜,名为“三西”(西湖、西溪、西陵),西溪之胜独在于水。自唐代以来,西溪以赏梅、竹、芦、花而闻名。“西溪探梅”是西湖十八景之一。
“虽然没有弱水3000英里,但不是仙人不来”...据清光绪《钱塘县志》记载,宋建炎三年(1129),宋高宗经过西溪,想在这里建都。后来,他得到了凤凰山,然后云:“西溪,留下来”。因此得到了“留下”的名字。据说赵构即位并定都杭州后,为了方便自己和官员们去余杭的洞宵宫祈神,专门修建了数里之长的石板车道,称为“西溪车道”。几千年来,西溪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耕田钓鱼,过着丰衣足食的平静生活。
南宋迁都杭州的皇宫大内建设
赵构最终晋升杭州临安府。皇城位于凤凰山,开始建造土木工程宫殿;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宫殿位于凤凰山东麓宋城路,东至馒头山东麓,西至凤凰山,北至万松岭路,南至扫帚湾;宫殿建在山上,宫殿和亭子堆叠在一起。大约有130个宫殿、大厅和亭子。
但总的来说,由于南宋宫殿占地面积小,建筑以节约为基础,许多宫殿是一个多用途的宫殿,与故宫的特殊宫殿有很大的不同。杭州位于江南,夏季炎热,宫殿的建筑形式也有许多特殊之处。所有的门窗都可以拆下来通风,当冬天很冷时,你可以增加一个隔间来保暖。
然而,南宋皇城的范围并不大,其中可容纳的建筑也有限。毕竟,临安行宫自建成以来一直被定义为临时首都,在宫殿的使用中也很简单和便宜。
[img]53437[/img]
但事实上,南宋并没有实现回归东都的理想,原宫殿规划中的各种临时想法一直影响着皇城的建筑建设和使用。例如,作为朝廷礼仪场所最重要的大厅,绍兴12年前只有一个大厅。《宋朝历史·地理学》记载的“垂直拱门、大庆、文德、陈紫、祥溪、集英六大厅,随意更名,真正的大厅。”这就是这一时期的情况。
整个南宋皇城不同于建在平陆的西安唐皇城、开封北宋皇城和北京明清皇城。它不是一个平整的矩形,而是一个不规则的方形,西高东低。宫墙高约三丈,西边山蛇行,高于南、东、北三边。想象一下当时凤凰山东麓,应该是极其豪华壮丽。那时,临安的人口已达到150万,而威尼斯是西方最繁华的城市,只有10万。今天的世界大都会,当时还沉浸在一片无知的黑暗中,只有杭州的南宋皇城,灯火映清天空,映照着世界的东方。
皇室“大内”也是隋朝府治和唐朝州治的所在地。吴越王钱成也在这里建了一座宫殿。南宋的皇帝喜欢这里,这似乎是一个历史因素。
但南宋皇城在布局上仍开创了“南宫北市”的先例。
宋朝以前,中国古代国都主要有两种布局:一是宫殿在北,民居在南,如唐代长安;二是宫殿位于城市中间,周围散落着北宋汴梁等民居。
在南宋的杭州,皇宫位于南部,住宅位于北部,市场位于北部。应该说,“这种模式最符合杭州当时的现实。当时,在西湖和钱塘江之间,城市发展的主要用地是吴山以北。皇宫位于南部,为城市北部的发展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但南宋皇宫最终在元代被大火摧毁,至今地表建筑已基本消失,主要宫殿遗址埋在地下2、3米左右。
为什么宋高宗赵构要定都在杭州?南宋皇城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