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是24节气中的第21节气,在公历12月6日至8日进入节日,当太阳到达黄经255°。节气雪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也会逐渐增加。大雪和小雪、雨水、谷雨、小满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大人,盛也。至此而雪盛。书中对“大雪”的解释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这并不意味着降雪量一定很大。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冬季降雪量较小,北方冰封数千英里。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平气法划分的节气分为三个阶段:“一个阶段不会鸣;二等老虎开始交;三等荔挺出来了。”也就是说,由于天气寒冷,寒号鸟不再鸣叫;这是阴气最盛的时期。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经萌芽,老虎开始求爱;“荔挺”是一种兰草,感受到阳气的萌发,抽出新芽。
[img]51964[/img]
据说24节气诞生于黄河中下游,但黄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的雪往往不如小雪节气大。主要原因是小雪节气在前面,温度高,空气中的水蒸气总量大于大雪节气,下大雪的可能性越大。事实上,黄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雪最大、雪最多的节气既不是“小雪大雪”,也不是“小寒大寒”(当时气温较低,大气中水蒸气较少),而是2月下旬的春季雨水节气。
基础特点
大雪节气最常见的是降温、下雨或下雪。据统计,中国强冷空气最多的月份是农历11月。强冷空气过后,北方大部分地区12月的平均温度约为-20℃至-5℃,南方也会出现降雨或霜冻。强冷空气往往会带来雨雪。
相关天气
大雪(暴雪)
强冷空气往往能形成大范围的降雪或局部暴雪,但雪量并非全年最大。例如,在中国北方黄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降雪量最大的是2月下旬的春季雨水节气。原因类似于“小雪雪大于大雪”,即2月下旬已经过了全年最冷的时期。在早春,南方的暖空气开始活跃,水蒸气开始丰富。此时,北方的冷空气势力依然强劲,对抗力强劲,暖气流在密度较大的冷空气流背上强劲持久,可能会降雪。
[img]51965[/img]
冻雨(雨凇)
南方特别是贵州、湖南、湖北等地的强冷空气,容易发生冻雨。冻雨是从高空冷层降落的雪花,有时在中层融化成雨,在低空冷层,虽然温度低于0℃,但仍是雨滴的过冷却水。过冷水滴从空气中下降,当它到达地面,接触地面上的任何物体时,立即发生冻结,形成冻雨。冻雨时,地面和物体上出现一层不均匀的冰壳,会对交通、电力和通信产生很大影响,对果树造成损坏。据《长江中下游气候》一书统计,每年12月,长江中下游气温在–3~0℃时,容易发生冻雨,冻雨的概率占76%。
雾凇
据统计,从11月到次年2月,大部分西北、东北、长江流域都会出现雾凇,湿度高的山区比较常见。雾凇是一种乳白色冰晶沉积物,在低温下直接凝结空气中的水蒸气,或过冷的雾滴直接冻结。黑龙江、吉林、新疆北部、陕西北部是我国冬季雾凇日数较多的地方。雾凇是人们普遍欣赏的自然美,但有时会成为自然灾害,严重时会压断电线和树木,影响交通、供电和通信。
[img]51966[/img]
雾霾
12月,在刚刚进入冬季的江南,当早晨气温相对较低时,或雨雪过后,附近地面湿度较高,可能会出现大雾区。北方城市的雾霾天气也会发生。
凌汛
冬季,内蒙古包头河段结冰封闭,而兰州河南部没有封闭,河流流向封闭河段。由于封闭河段上的冰层和凌坝阻挡了上游河流,迫使水位上升,包头河段容易发生洪水。如果强冷空气来得晚,很容易在12月份造成洪水灾害。
大雪季节的气候有哪些特点?各地区平均气温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