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法是根据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根据天象制定的计算时间的方法。根据月球在地球周围运行的历法,称为阴历;根据太阳在不同季节的位置变化制定的历法称为阳历。中国有两个常见的历法名称:公历、农历(闰年13个月,因为月球在地球周围只有13次)。下面是一个详细的介绍,让我们来看看!
从分类标准来看,阴历对应于阳历,再加上阴阳历,只有这三种历法。世界上没有一种历法能跳出这三种历法的分类。世界上流行的“公历”(新历)实际上是一种阳历,而中国传统历法的“农历”(旧历)属于阴阳历。
[img]51549[/img]
中国农历、印度历和犹太历是阴阳历,每年12或13个月;伊斯兰历是太阴历,一年只有12个月。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使用西方公历,俗称“新历”,与中国旧历相比。
纵观中国古代历法,内容非常丰富,大致包括计算朔望、二十四节气、闰月安置、日月食和行星位置的计算。当然,随着天文学的发展,这些内容逐渐丰富到历法中,并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如果细分这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古历时期:汉武帝元年前采用的历法;中法时期:从汉太初元年到清初改历。
[img]51550[/img]
在中国,根据传说,中原地区在黄帝时代已经有了历法,但不足为依。帝尧时代有粗历的传说,可能还有一点依据。根据春秋时期成书的经典《尚书·尧典》,帝尧曾组织一批天文官员到东、南、西、北观察星象,编制历法,预测季节,但历法材料尚未找到。“中国历法的发生,以《书经·尧典》中有‘历象日月星星’之语为依据。同书《甘誓》之云:‘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即夏正、殷正、周正)《大戴礼记》也有一篇《夏小正》。再孔子通常被称为“夏天”。据此,有论者也称历法始于夏。
事实上,历法的发生应该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在农业普遍繁荣之后。这证明了埃及、巴比伦等世界古国的历史,斑斑可以考。夏人一般还过着渔猎畜牧的生活,怎能有历法呢?《书经》、《虞书》、《夏书》都是后人的伪作(注21),历法自不可信...孔子托古改制,言必称三代。所以夏天的时候,他乘殷之露,服周之冕并列。不知道殷周虽然有露冕,但夏天没有‘时间’。三正之说可能从战国时期人为改革历法的宣传开始..因此,历法的发生不是从畜牧时代的夏天开始的,而是从农业的繁荣开始的。”
谁发明了中国历法?历法发明的前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