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历史学家、作家。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班固出身儒家世家,他的父班彪,叔叔班嗣,都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在父祖的影响下,班固九岁就能属文,念诗赋,十六岁进太学,博览群书,精通儒家经典和历史。建武30年(54年),班彪去世,班固从北京搬回老家,开始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写《汉书》。前后持续了20多年,于建初中基本完成。汉和帝永元年(89年),将军窦宪率军北伐匈奴,班固随军出征,任中护军,行中郎将,参与军机大事,大败北单后写下了著名的《封燕然山铭》。后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受株连,死于狱中,61岁。
班固一生都有很多故事。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的史书,也是“前四史”之一;班固作为辞职者,是“汉赋四大人物”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典范,并被列入《文选》第一篇文章;同时,班固也是一位经典理论家。他编辑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的伟大成就于一体,使预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img]51526[/img]
汉书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的史书,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新体例和《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又称“前四史”。全书描述了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历史事件。《汉书》在构图体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规则清晰,风格整洁合理,更容易使人效仿,开启了官方修史的终结。
《汉书》也是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它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史传文学典范。通过叙述西汉盛世各类人物的事迹,充分展现了西汉盛世的繁荣景象和时代精神,在叙事写作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在艺术特色方面,《汉书》注重规则、绳索和墨水,行文严谨有法。在平铺直叙的过程中,寓意褒贬,预示吉凶,把握得非常准确,形成了与《史记》截然不同的风格。
地理学
正史中专列“地理志”始于班固的“汉书·地理志”。班固的地理观和“汉书·地理志”模式被正史地理志、全国总志和地方志模仿,对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班固也完成了第一次沿革地理工作,促进了后世沿革地理学的蓬勃发展。@ 《汉书》还记载了当时大量的自然人文地理资料,尤其是《地理志》、《沟运志》、《西域列传》等文章,是研究汉代地理的珍贵材料。
目录学
《汉书·艺文志》研究了各学术学校的来源,记录了西汉时期国家收集的各种书籍。它是中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在中国学术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它继承了《七略》六分法的分类体系,创造了史志目录的一体化。在后代修复历史时,它必须建立一个“艺术和文学”、“经籍”对我国古典目录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学
赋作
除了汉书,班固也是一位优秀的赋作家。他的创作活动主要体现在实践中倡导散体赋。他的代表作《两都赋》是以都洛、都雍(即长安)为主题的作品中规模宏大、特色鲜明、成就突出、影响最大的一部。它创造了京都赋的例子,直接影响了张衡的《二京赋》和左思的《三都赋》。
[img]51527[/img]
在表达方式上,以往的散体赋遵循“劝百讽一”的表达原则。《两都赋》改变了传统表达方式中劝说与讽刺篇幅差异较大的结构模式。下一篇《东都赋》是讽刺和诱导,表现出京都观的进步。这是赋的艺术表现与篇章结构关系的重大突破,也促进了汉代文学思想的发展。@ 班固为窦宪出征匈奴纪功而作的《封燕然山铭》,典重华美,历来传诵,成为常用的典故。
诗歌
班固是东汉早期创作五七言诗的文人。他同意这两种新兴的诗歌风格,并做出了有益的尝试。班固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史学家的笔法写五七言诗,主要是叙事,写得简单朴素。他的五言诗《咏史》虽然“质木无文”,但却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文人五言诗,也是诗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开启了“咏史”的诗题。
论小说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小说家列为诸子略十家@ 诸子略共4324篇,小说占1380篇,是最多的一部,这是史家记录小说的开始。班固认为“小说是街头语言,由小说家收集记录,成为家庭语言”,明确指出小说来自民间传说,这是历史学家和目录学家对小说的权威解释和评价,规范和影响小说的认知和写作,两千年来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功能价值。
班固的主要成就是什么?班固的成就对后人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