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青海省的由来,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快来看看。
青海省,简称青年省会西宁,位于中国西北部,北部和东部是甘肃省,西北部是新疆,南部和西南部是西藏,东南部是四川省。
青海省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十三分之一,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在全国排名第四。截至2019年底,青海省常住人口607.82万。
[img]51491[/img]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因此被称为江源,因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海。
唐宋属吐蕃;元代土地属宣政院管辖;明代属朵甘都司;清初为卫藏地,后分为西宁办事大臣,又称青海办事大臣,是青海得名之初。
九州中的“禹贡”,青海是雍州之地。
羌部落形成于商周时期,历史上被称为西羌,武丁出兵征服西羌,青海东部大片地区纳入商朝地图。
秦汉时期,羌族部落有150多个,每个部落都有首长,互不统属。
[img]51492[/img]
西汉时期,霍去病出兵打败河西匈奴,设令居塞,在河西设四个县。后来汉军征服河黄羌人,在黄中设护羌校尉,开始经过黄中,汉朝开始控制青海东部。
赵充国奉命平先零羌杨玉获胜后,罢兵田于河隍,设立金城属国,青海东部地区正式纳入中原封建王朝郡县体系。
三国时期,曹魏在西宁设西平县,辖临羌、西都、破羌、安夷四县。从此,西平县成为西北边境的重要城镇。
魏晋南北朝时,辽东鲜卑吐谷向青海发展,建立了吐谷浑国。鲜卑秃家曾在今天的西宁、乐都建立了南凉国,包括西平、乐都、黄河等县。
公元439年,北魏拓跋氏势力进入青海,将西平郡改为姗州。
东晋十六国时期,前凉、前秦、后凉、南凉、西秦、西夏、北凉相继统治青海河黄地区。
[img]51493[/img]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建立吐蕃王朝,并合并了羊同、苏毗、白兰、党项诸羌。安史之乱后,吐蕃进一步东进,控制了青海全境,统治了近200年。
北宋时期,西罗政权成立,定都青唐城。后来,西罗政权日益衰落,宋军随后进入河黄地区。青唐城改为姗州,四川改为湟州,姗州改为西宁州。北宋灭亡后,金和西夏占领河黄地区约一个世纪。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进入桃、河、西宁州,青海东部地区纳入蒙古汗国地图。
元朝时期,西宁诸州设有甘肃行中书省。
明朝时期,西宁州被改为西宁卫,在柴达木、海北等地增设了安定、阿端、曲先、罕东四卫,均受西宁卫控制,东南积石、贵德属于河州卫。
[img]51494[/img]
清朝时期,青海大臣在青海设立,青海东北部西宁卫改为西宁府,仍遵循明代土司制度,属甘肃省管辖。
1912年,北洋军阀政府任命马麒为西宁总兵。近40年来,马家军阀一直统治青海。1929年,青海省正式成立。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
截至2019年底,青海省辖西宁、海东、海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两个地级市和六个自治州。
青海省是如何命名的?探索青海省历史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