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上,只有两位勤奋的皇帝,一位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另一位是亡国之君崇祯皇帝朱由检。朱元璋的勤奋为明朝奠定了276年的基石;崇祯的勤奋并没有拯救衰落的明朝。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img]50350[/img]
崇祯接手的大明朝本来就是个烂摊子。天启年东林党争,水灾、旱灾、蝗灾、天启七年王二起义,使大明朝虚弱。崇祯即位之初,虽然根除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割党,使用了大量的人才,给黑暗的大明政坛带来了一丝曙光。然而,在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双重打击下,崇祯皇帝仍然未能改变大明朝的命运。
[img]50351[/img]
崇祯年间,万历十三年以来的第四个小冰河时期发展到了极致。据《汉南县志》记载,崇祯元年以来,中国北方发生了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陕西人吃草,吃树皮,吃观音土来满足饥饿感。在干旱的同时,大鼠疫在世界各地爆发。鼠疫传遍明朝大部分地区,死亡数千万人。
在自然灾害和瘟疫爆发的同时,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混乱也相继爆发,北方后金的皇太极不断入侵边境。由于多年的荒地,农业和税收跟不上。因此,崇祯年间不断增税。人们称他为“重征”,而不是“崇祯”。
[img]50352[/img]
崇祯在治国救国方面比明朝中期以后的大多数皇帝更有责任心和雄心壮志,在消灭魏忠贤方面也非常机智。崇祯期待着明朝在自己手中迎来中兴通讯,但他渴望治愈,任性和可疑。他在位初期根除了专权宦官,但在后期重用宦官。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33岁的崇祯皇帝杀死了他的妃子和孩子,他和煤山上吊自杀。在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双重攻击下,屹立276年的大明朝也崩溃了,因为它试图扭转局面,拯救大明朝和危险的崇祯皇帝的死亡。
崇祯皇帝在明朝堪称明君,为什么要成为亡国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