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十八年(1661年),年仅二十四岁的顺治皇帝猝死,年仅八岁的皇三子玄烨按遗诏登基。国君新丧,年轻的皇帝无法亲政,各方势力的野心悄然增长。其中,吴三桂因清兵入关做出贡献而被封为平西王,一大早就计划自力更生。康熙十二年(1673),面对康熙皇帝发布的削藩令,吴三桂勾结其他两位藩王造反,历史上被称为“三藩之乱”。那么,为什么靖南王耿精忠在吴三桂联合的藩王中率先投降呢?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g]49335[/img]
公元1644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今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4月,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10月,顺治皇帝在北京建都,张献忠在成都称帝。耿精忠出生于辽东盖州,他的祖父耿仲明帮助多尔根入关,以功为靖南王。耿仲明去世后,他的儿子耿继茂继位,耿继茂去世后,耿精忠成为靖南王府的新主人。
[img]49336[/img]
康熙十二年(1673年),平南王老了,请求告老回乡,康熙皇帝趁机下定决心撤藩。年底,三藩中实力最强、野心最大的吴三桂率先造反。不久,广西将军孙延龄和四川巡抚罗森纷纷反叛。很快,靖南王耿忠、陕西提督王辅臣、平南王之子尚之信也加入了叛军。有一段时间,清廷焦头烂额。
康熙十三年(1674年),耿精忠在福州出兵响应吴三桂。他以利相诱,迅速扩大了自己的力量,迎合了人民内心恢复明朝和汉族统治的愿望。他承诺“复明”,从而吸引和收买人民的心。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耿精忠恢复了明朝的服装制度,带领自己领土的人民进行了“光复”。
[img]49337[/img]
耿精忠兵得到群众支持后,分为三条路,西路进攻江西,东路进攻温州、台州,中路直接进入金华。@ 他还联系了割据台湾省的郑静,要求他从海上出兵协助。然而,尽管耿很受欢迎,但清廷仍然专注于西部的四川和陕西,并采取了限制和抚养他的策略。
起初,耿忠忠完全忽视了清廷的投降,但很快他别无选择。耿忠忠联系郑经来作为援助。双方协商的结果是,耿忠忠提供了一艘战舰,郑经率领士兵帮助耿忠忠攻略沿海地区。然而,双方后来发生了战舰供应的冲突。战舰问题得到了解决,郑经不经允许占领沿海地区休息。不久,在几个沿海城市投靠郑经后,双方甚至爆发了小规模冲突。
渐渐地,郑经所能到达的沿海地区都被耿精忠占据,耿精忠便更轻视力量弱小、失去利用价值的郑经,郑经则千方百计从耿精忠那里占便宜,@ 藩王间也不亲密无间。矛盾的积累导致耿逐渐对叛乱失去兴趣。此外,清军再次获得优势,开始相继获胜。耿终于在亲信投降、兵临城下的情况下投降,成为三藩混乱的突破口。
以吴三桂为首的三位藩王中,谁是第一个投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