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是理学的鼻祖,在儒、释、道流行的时候开辟了新的“道”理学。在周敦颐的故乡,仍然有周敦颐月岩悟道的传说。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月岩位于都庞岭东麓,距周敦颐故居约7公里。洞穴周围有数千座悬崖,白色的石头闪闪发光。这个巨大的洞穴,还有两个洞穴。最奇怪和神秘的是,在洞穴的不同位置,你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变化。
如果你从东洞门走进西洞门,往头上的洞里看,一开始只能看到一个“残月”,看起来像蛾眉,如下弦月。再往前走,“月亮”像镰刀,像船,由缺而圆。到了洞穴的中心,顶部是一轮“明月”,变成了“望月”。继续前进,这一轮“明月”逐渐从圆到缺,最后是蛾眉,变成了“上弦月”。
[img]49097[/img]
正是因为这种不同方向造成的风景变化,月岩在人们心目中充满了神秘感,月岩的名气也不胫而走。据说周敦颐十四岁的时候,曾经在月岩筑房,在那里读书,在那里体会到“无极而太极”的道理,为后来学术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小周敦颐很乐意,不怕辛苦,常年读书吃住月岩。白天,他努力学习,练习文字。晚上,他复习背诵白天学到的知识,有时在天空洒下明亮的月光的帮助下,边读边思考。为什么月岩月在不断变化?这种现象和生活有什么关系?年少志大的周敦颐,在月岩读书时,开始感受自然之理,理解理学之道。周敦颐不寻常的学习经历为后来实现“无极而太极”的学术思想奠定了基础。
这里甚至有传说周敦颐的悟道和狐狸精有关。“周敦颐小时候在这里读书,一开始并不出众。后来,每天晚上,一只狐狸被精化为人形教他读书,并告诉他不能告诉别人。周敦颐忍不住告诉老师,老师很好奇,半夜起床查看,看到了狐狸精。后来,狐狸精再也没有出现过。“在道县,狐狸精的传说有第二个版本,据说狐狸精每天晚上都会让周敦颐吃一会儿心丹。有一天,周敦颐不小心吞下了狐狸精的心丹,狐狸精死了,周敦颐从此意识到了这一点。
[img]49098[/img]
穿过陡峭的石阶,悬崖上的一个洞的入口非常窄,只允许一个人进入,只有四五米深。通过狭窄的入口,虽然内部不宽敞,但不难容纳一张床。洞里的石刻没有风雨侵袭,保存完好。碑上刻着“拙榻”两个大字和题型小字,是道州知州张明在光绪年间写的。据说以前洞里有天然石榻,是周敦颐学习休息的地方。洞内凉风袭来,不难理解狐狸精的故事是如何衍生出来的。
月岩周敦颐故里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湘桂交界处的道县。地理位置优越,东与道县相连,西与广西灌阳县接壤,南临江永县,位于桂林郴州贺州风景区中心。景区由月岩、周敦颐故里、玉蟾岩三大景区组成,总面积57.5平方公里。山川秀美,景观奇特,生态良好,物种丰富,人文景观历史悠久。
周敦颐月岩悟道的传说是什么?月岩到底有什么奇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