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长平之战的原因是什么?谁首次提出[远交近攻]?

长平战争是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之间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它发生在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参战方兵力约45万人,秦军民约60万人。主要指挥官是秦国:白起、王、赵国:廉颇、赵括、赵军民死亡45万人,秦军民伤亡约20万人。到处都是尸体,赵国几乎全军覆没。秦国的胜利加快了秦国的统一步伐。那么长平之战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g]49075[/img]

长平战争的直接原因

长平之战的直接原因是,秦昭王大败韩国后,正准备吞下与韩国仍断开的“上党”地区,但韩国将“上党”作为毒饵扔给了赵国。为什么“上党”是毒饵?如果赵国吞下“上党”,秦国就不会放弃,那么韩国就实现了“灾难”的目标。

[img]49076[/img]

有些人可能会说,赵国不是白痴,怎么能看到党的“有毒”呢?这与党的地位有关,“党”这个地方,三国荆州(确切地说是南县)非常相似,刘备借荆州(南县),如果孙权不借,他可能不得不独自抵抗曹操的压力,如果借,必然会给刘备机会,但在两种伤害之后,他仍然选择“借”。

赵当时也是如此,让秦占据了上党,所以赵将面对秦的士兵,自己占据上党,或多或少也可以占据一些地理位置,赵知道上党有毒,也不得不哭着吞下。如果上党的所有权是直接原因,那么间接原因是什么呢?说到“远近攻击”,估计每个人都很熟悉,但知道它的起源可能不多。

[img]49077[/img]

第一次提出“远近攻”的是当时秦国的顾问范菊。秦昭王有点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就像刘备没有遇到诸葛亮一样,范菊的出现让他找到了努力工作的方向。在接受了范菊的建议后,他决定优先考虑更接近的魏国和韩国。魏国不打架,韩国不打架,但韩国不能吞下这种语气,这把党当作诱饵,扔给了赵国。

在谈到了直接和间接的原因之后,让我们来谈谈“长平之战”的根本原因。事实上,秦国“扩张”了两个字。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国力与商鞅的“墓龄”日益增强。因此,西北地区的“贫瘠”土地开始无法满足秦国的“消费能力”,因此秦国开始觊觎富裕的中原。即使没有“上党”的梗,秦国仍然会选择东征。


长平之战的原因是什么?谁首次提出[远交近攻]?长平之战的原因是什么?谁首次提出[远交近攻]?

,,,,,,,

  • 乐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伐齐?
  • 乐毅伐齐的原因: 一、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乐毅伐齐是一个有争议的事件。然而,这场战斗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本文将从历史资...

  • 战神白起多大开始从军?白起为什么叫作[杀神]
  • 白起,又名公孙起,芈姓,战国时期秦国郿人(今陕西宝鸡眉县人)。白起与李牧、廉颇、王翦齐名,并称“战国四将”,其中白起号称“...

  • 大将军白起是个什么样的人?最终是怎么死的
  • 白起,出生年月不详,公元前257年去世。白起又称公孙起,嬴姓白氏,名起,其先祖为秦国公族,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人...

  • 赵武灵王曾经胡服骑射,崇尚改革。为什么最后的结局这么悲惨?
  • 众所周知,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第六代君主,也是一位有能力的君主。军事上的“胡服骑射”大大增强了赵国的国力。那么为什...

  • 解密:长平之战白起到底坑杀了多少赵国士兵?
  • 在战国后期,天下强国只剩下秦国和赵国。其中,韩国上党地区的归属问题,立志统一的秦国决定对赵国发动战争,目的是为了实现...

  • 齐国灭亡后,田氏人去了哪里?
  • 战国初期,陈国田的后代逐渐强大地取代了原来的姜,成为了齐侯。战国时期,田齐经历了八位君王,最后一位君主齐王建时被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