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57年12月,魏、楚军陆续抵达邯郸郊区,进攻秦军。赵国守军配合魏楚两军出城反击。秦军在三国军队内外夹击下大败,损失惨重。王米率残部逃回汾城(今山西省侯马市北),秦将郑安平所部2万余人被联军团团包围,不得不降赵,邯郸之围解决。魏楚联军乘胜进入河东(今山西省西南地区),秦军复败,返回河西(今山西、陕西黄河南段)。此时,韩国也加入了合纵攻秦,赵、魏、楚、韩先后收复了魏之河东郡、安阳、赵之太原郡、皮牢、武安、韩之上党郡、汝南。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g]49055[/img]
影响
邯郸之战严重消耗了秦国的实力,造成近30万秦国军队伤亡,推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
邯郸之战是战国时期东方诸侯国第一次战胜秦国,导致秦国对六国实施全面打击政策的破产。秦国被迫改变战略,采取远近攻击、分化和崩溃的外交政策,分化与东方国家的关系,在统一六国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img]49056[/img]
评价
邯郸之战是秦国独强战略格局形成后,关东诸侯联合抗秦取得的第一次胜利。在赵国内部团结、外部联合对抗秦形势的情况下,秦昭襄王单纯从兵力对比出发,认为秦强赵弱,坚持攻赵,在战略上是失策;但在初战失败、顿兵坚城的时候,还是一次又一次的增兵继续强攻,置魏楚援军不顾,在作战指导上也不安全,导致失败,推迟了六国灭亡的进程。这场战争表明,客观条件是否正确,主观指导是否正确,对战争胜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邯郸之战:战国时期,诸侯国第一次战胜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