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一些小说经常提到三姑六婆。元人陶宗仪在他的笔记《辍耕录》中记载了三姑六婆的身份。具体来说,三姑六婆原本是中国古代民间女性的几种职业。三姑是:尼姑、道姑、卦姑;六婆是指牙婆、媒婆、师婆、虔诚婆、药婆、稳婆。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img]48285[/img]
尼姑和道姑,更容易理解,他们分别是佛教和道教的僧侣。卦姑是一个专门占卜算命并以此为生的女人。六婆中,牙婆是专门为人买卖奴隶和妾的人口贩子;媒人是专门为人介绍婚姻的女人;师婆是专门画符施咒请命的巫婆;虔诚的女人指的是贼婆或者女巫;药婆是专门从事安胎药、堕胎药等药物的女性;稳婆是专门生孩子的接生婆。虽然六婆各有分工,但一个人有时也可以身兼数“婆”。
[img]48286[/img]
清代李汝珍曾在小说《镜花缘》中写道:“我听说贵地有三姑六婆。一旦引进,女人就无知了,经常被她伤害,或者骗钱,或者拐带衣服。“可以看出,由于三个阿姨和六个女人从事的大部分工作都不是合法的,在旧时代的小说文本中,人们往往会留下相当糟糕的印象,如走街串巷、无所事事、是非、媒体恶、唯利是图、销售迷信、无知等。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一再警告家中妇女不要与“三姑六婆”之流有任何联系。
明清小说中的三姑六婆是谁?郑板桥为什么会心生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