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1130年10月18日至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涩,字仲晦涩,号晦庵,晚称晦翁,死文,世称朱文公。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县(今福建省尤溪县)。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朱子。朱是唯一一个非孔子亲传弟子,享受孔庙祭祀的人,在大成殿十二哲学家中,受儒家祭祀。朱是“二程”(程浩、程颐)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个人。
[img]48109[/img]
朱19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他清正有为,振举了学院的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课。
朱子有25种作品,600多卷,总字数约2000万字。主要包括《周易本义》、《启蒙》、《雅卦考错》、《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四书或问》、《论语集》、《孟子集》、《太极图解释》、《通书解释》、《西铭解》、《楚辞集注辨正》、《韩语考异》、《参与契约》、《中庸编辑》、《孝经》、《小学书》、《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家礼》、《近思录》。《文集》100卷,《续集》11卷,《别集》10卷,《朱子语类》140卷。
还居建阳
绍熙五年(1194年)十一月,朱还居建阳考亭。
宋朝庆元二年(1196)十二月,“党禁”正式发生。监督皇家历史的沈继祖以捕风捉影、移花接木、颠倒捏造的手法弹劾朱的“十大罪行”。朝廷权贵为理学掀起了历史上罕见的残酷清算,效仿了北宋元佑党籍的故伎,列出了59人的伪逆党籍,名列党籍的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朱被斥为“伪学魁首”,在黑名单中排名第五,有人甚至提出“斩朱以绝伪学”。朱以伪学罪首落职罢祠,朱子门人流放,坐牢,受到严重打击。
[img]48110[/img]
庆元五年(1199年),朱已经被各种疾病困扰。党禁中的朱终于预感到死亡的临近,给了他一种有限临头的不祥预感。
庆元六年(1200年)入春后,朱曦足病大发,病情恶化。朱的生命垂危,左眼失明,右眼几乎完全失明。然而,朱以更旺盛的精力加紧整理残篇文章,唯一的愿望就是把自己生命中的一切都做完,让道统后继有人。3月初九,71岁的朱在血腥的“庆元党禁”运动中去世。四方道教信徒决定于11月聚集在信州举行大规模葬礼,这吓坏了反道教的当权者,甚至约束了守臣。十一月,朱被埋在建阳县黄坑大林谷,参加会葬的人仍有近千人。
朱死后,被誉为“文公”,赠送宝谟阁直学士,并追封徽国公等。
朱晚年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庆元党禁]使其病情恶化